多数读者认为公交车上应“禁食”
星报帮忙
星报帮问
下一篇4 2012年9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城市文明,首先应该在公共场所得到提倡
多数读者认为公交车上应“禁食”

雷阳 记者 李尚辉
 

“公交车上是否能吃东西?”昨日,本报就这一话题与读者展开互动,不少读者都支持应出台“禁食令”。

公交车上吃东西没形象

昨日,读者彭先生致电本报称,他在新加坡呆过几年,该国公车上都有禁食的标识,没有人在车上吃东西,喝饮料。彭先生认为,车厢里本来就闷,空气不流通,尤其是在公交车上吃早点,味道很重,令人头晕,想呕吐,这种行为极不文明。

“乘客在公交车上不应该吃东西,小朋友吃冰棍,喝饮料,还有乘客吃早点,经常会弄脏座位,给别人带来不便,城市文明,首先应该在公共场合得到提倡。”读者戚先生认为。

公交车上吃东西有安全隐患

省城沈小姐认为,在公交车上吃东西除了不文明,还存在安全隐患。她表示,如果正吃着东西,突然出现急刹车,食物容易卡在嗓子里,很危险。另外,还容易把食物喷出来,溅到其他乘客的身上。因此,沈小姐建议,有关部门应出台公交车上“禁食令”。

在讨论中,也有少数读者认为,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压力比较大,为了节约时间,买早点赶公交车,趁着车上的一点时间吃早餐,该行为应该得到理解。

专家:公交车是城市文明的窗口

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开玉认为,公共交通工具是城市命脉,也是城市对外窗口,公交车的文明不仅体现在车厢环境上,还体现在司机和乘客的素质上。

王开玉表示,公交车属于公共场所,也是一个道德场所,每个乘客都应有义务保持车厢卫生。在公交车上吃东西,极不雅,不仅会影响其他乘客,也会影响到整个车厢的环境。因此,公交车上应该“禁食”,这在其他国家和国内部分城市都已经实施。您怎么看待车上吃东西?欢迎继续致电星报热线0551-2620110参与讨论。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