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去商场买手机,付过钱后销售人员才露出“强买强卖”的真面目,声称该款手机不销售裸机,消费者要么加钱要么换机。记者从合肥市消协了解到,临近开学,关于手机、电脑“转型陷阱”的投诉陡然增多。
付款之后又要加价
吴伟(化名)今年考上了合肥的一所大学。8月30日,他在一家手机通讯商城选购了一部手机,售价3000元。可付过钱后,销售人员却告诉他该款手机性能不好,而且合肥市场不提供裸机,需加两千元办理合约机。吴伟自然不同意,要求退钱,销售人员称钱已入账,无法退款,并推荐了另一款手机,小吴无奈之下选择了该款手机。
然而让吴伟更加不能接受的是,之后他了解到该款手机在合肥市的报价在2300元至2500元之间,且根本不存在不售裸机的情况。吴伟觉得受到了欺骗,来到合肥市消协投诉。经调解,商家给小吴办理退机。
检查商品之后再付钱
“此类消费纠纷,之前我们受理过多起,也曾发布过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要多了解商品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合肥市消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开学季是手机、电脑等电子商品的消费旺季,此时此类商品的消费主体也相对固定,多为大学生,他们社会经验较少,消费心理相对不成熟,容易落入不良商家预先设计的“消费陷阱”。“由于电子产品所涉及到的知识较为专业,不良商家用尽心思设计了‘转型陷阱’。”
合肥市消协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前先多了解商品信息,对于销售人员的介绍推荐不盲信,理性对待;在交易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在对商品检查之后,再付钱。一旦出现疑似“转型陷阱”,应留心收集证据,对于商家的推荐和承诺可以以书面或音频形式记录下来,以便日后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