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老板的一天
2012年8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星报《安徽财富地理》特别策划——
10个老板的一天

丁洁 星级记者 宛月琴 王茜
 

老板是什么?钱!这是许多人看到这个词的第一反应。而在每个城市里,真正能被称之为老板的人,往往是在某个领域里愿意付出且付出最多的一批人。他们勤奋实干,他们刻苦钻研,他们每一天的努力,催生的是一个企业,甚至是一个行业。

本期《安徽财富地理》周刊,特意走近了这样一批实干家,走进他们的一天,体验属于他们的酸甜苦辣。

“花香”满天

在位于合肥市区一环路上的裕丰花市内,有间刚刚装修好的店铺——皖荣园艺。老板叫王旭东,主要负责“皖荣园艺”在梁园路的养殖基地,老板娘叫陶凤琴,平时负责管理“皖荣园艺”在花市的店铺生意。

13年前两人仅靠只有50平米的店铺起家,到现在发展为拥有200平米的店铺,200平米的盆景园和十几亩的养殖基地,花卉品种高达上千种。

8月24日,对于记者的“突击”采访,老板娘还有些诧异,但或许这样更能真实地亲历她一天工作生活的时间片段。

打开门就是一片花香

上午 8:20

像往常一样,陶凤琴8点把店门一打开就花香袭人,她和四个员工一起收拾着店铺,打理着店里的花卉。“皖荣园艺”主要经营的有盆栽类花卉,以凤梨科为主,还有各种规格的盆景。

“这两棵盆景上要提什么字啊?”陶老板亲手为来买开业盆景的客户“挥毫泼墨”。谈好价格,开完发票,安排车辆送货,第一笔生意在陶老板井然有序地安排下迅速“拿下”了。

上午10:30

接二连三有生意上门,陶老板要到盆景园去安排送货。盆景园中大多是大中型和特大型盆景,如枸骨、红花继木、紫薇、橘子树等,价格从一两万到十几万不等。

这些价格如此高的盆景会有多少人去购买呢?记者不禁产生了疑问。陶老板立刻打消了记者的顾虑,“这些大型的盆景主要都是提供给有需求的高档住宅群和别墅群的客户,价格虽然较高,但现在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看得出陶老板很是得意自己的“生意经”。

回到店里,又有几个合肥市周边县、市的花卉经销商来进货。“这两年做花卉生意的人越来越多,恶性竞争和散户也不断增加,生意不如以前好做了。”

“您这一早上不也有六七千入账了吗,生意也挺不错的啊。”“今天早上还不错,可能是看你来了,前阵子天太热基本都没有什么人,一天有时候就几百块”,陶老板打趣说。

晚上有时也会接订单

下午 1:20

这时候来买花的客人明显少了许多,陶老板招呼员工吃饭,自己却还在忙着给客户开发票。

“店里生意好的时候三餐都顾不上吃,最近是淡季,到了春季和快过年的时候,经常要忙到晚上一两点才能回家,干我们这行的一年到头都没有休息的时候。”匆匆吃完饭后,陶老板又去盆景园忙着发货了。

下午6:30

六点左右,花市的店铺都陆陆续续关门了,一天的忙碌生活也差不多要结束了。

陶老板一边收拾店铺一边跟记者说:“有时候晚上也会有客户订单的电话,我们半夜也会去养殖基地那边配货,所以我的手机24小时都是开机的。”

关好店门,记者与这个看似普通,却有着不平凡生活的老板娘挥手告别。

让食品“自己说话”

一座大棚,装上摄像头不是怕人“偷菜”,而是记录蔬菜的成长过程。条形码轻轻一扫,蔬菜就会自己“说话”,告诉消费者它的“前世今生”……在安徽,这样的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已经就在老百姓的身边。

徐珍玉的安徽朗坤物联网,正是在这条路上呐喊的“旗手”,而徐珍玉每天的生活也几乎时时刻刻与物联网有关。

从田间到餐桌可追溯

上午8:00

徐珍玉一早就来到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公司,人们可能很难想象,从省外贸系统最年轻的处级干部,到“阿里巴巴”全球十大网商,再到农业物联网的“旗手”,徐珍玉曾经和现在的身份有很多不同。

怎么形容自己现在的工作?徐珍玉简单地跟记者聊了起来。“举个简单例子,比如你在超市里买菜,只要应用了我们的食品可追溯系统,对着条形码刷一下,这个菜的前世今生就能看得到:产品名、出生地,还能从实时监控的视频中看到它从小到大的居住环境是怎样,生产中又是什么样的流程,检测出来的健康状况怎样,还有物流环节等”。

上午10:30

在合肥三十岗的一座蔬菜大棚里,这已经不是徐珍玉第一次来田间走访调研了。靠南的一边棚顶上,挂着个“圆不溜秋的东西”,乍一看,还真不知道是什么。原来,这是一个摄像头。

“这算我们整个系统的初端,这里的摄像头目的就在于监控大棚里蔬菜的成长情况”,徐珍玉说,从这里开始,不管以后蔬菜“长大”后,经过多少路程,到达哪个地方,这个摄像头都能告诉人们菜的“家”在哪里。

物联网找到食品的“家”

下午3:00

这一天,徐珍玉要去省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汇报工作。作为一家专门为农产品制定“电子身份证”的企业,徐珍玉一直都希望消费者购物时能有这样的体验:食品自己会说话,告诉消费者自己是安全的,放心的。

下午5:30

现在这个阶段,朗坤物联网已经是同行业国内领先企业,而在徐珍玉看来,还有很大的空间。

“虽然现在在合肥已有物联网的基地和终端,但因物联网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单凭一个企业的力量很有限,所以离全面覆盖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徐珍玉眼下最希望能通过各方创新和尝试,找到一条足以支撑物联网发展的商业模式,让物联网造福更多的人们。

(下转A0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