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湖大闸蟹身板缘何弱了些
2012年8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沱湖大闸蟹身板缘何弱了些

记者 丁林
 

说起大闸蟹,人们首先会联想到阳澄湖。阳澄湖大闸蟹,由于产生了一批大型领军企业,形成了规模养殖、工业化生产、现代化市场销售以及一条完整的围绕大闸蟹的产业链条,成功打造了品牌。而在我省蚌埠五河,“吃蟹饭、住蟹房、娶蟹婆、嫁蟹郎”已成当地一条广为流传的俗语,“沱湖螃蟹”也成为五河县的代名词。

又到一年赏蟹时,8月19~20日,从合肥出发,路经肥东、定远、明光,一路向北,跨过淮河大桥,到达淮、浍、漴、潼、沱五水汇聚而得名的五河县城。记者一路追踪,试图用脚步解读沱湖大闸蟹如何“爬出”产业化。    “先天不足”下的“营养不良”

现场追击

从五河新县城出发,沿着小乡道,一路直行,夏日的田间显得更加翠绿,绿油油的庄稼任凭骄阳炙烤。约15分钟的车程,上了环湖水泥路,远远看去,几艘鱼舫式的饭店映入眼帘。这里便是沱湖岸边。下了环湖水泥路,便到了湖边的码头。

20多年养蟹经历的刘庆海远远地迎了过来,他让我们上了一艘柴油机船,“先去湖中心感受一下。”但很遗憾,波光粼粼的湖面很难发现大闸蟹的身影,只是三三两两的鸭子,在湖面戏水。刘庆海告诉记者,这个季节,蟹子都还没有上市,若是一个月之后来的话,又是另一番热闹景象。

沿着五六米宽的水道,铁船向西北方向行驶2公里,穿过一道道密密麻麻的尼龙丝网,便到了刘庆海养殖的水面。他告诉记者,沱湖10多万亩水面,现在已有超过一半开发成养殖区,自己30多亩的水面算是小的,500亩以上的大户有七八家,而整个养殖区内,大小养殖户已经超过百家。

“你们的蟹苗都是自己培育的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刘庆海接下了话茬:不是,都是年初时从上海崇明岛等地方引过来的。“蟹苗培育太麻烦,还要懂技术,每年都是从外地引进”。从刘庆海和乡亲们的口中,记者得知,目前,沱湖所有养殖螃蟹的人,不管是大户还是小个体户,十几年来,蟹苗都是从外地引进,“省内培育蟹苗的主要有马鞍山当涂和宣城,但沱湖的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上海崇明岛”。

“蟹苗买进时多少钱一斤?”刘庆海说,自己引进的苗子算比较便宜的,不到30块一斤,但也有些大养殖户引进了30多、40块钱一斤的。“引进便宜的蟹苗主要是怎么考虑的?”说到这里,刘庆海似乎有些腼腆,“还不是为了省点钱呗”。

事实上,像刘庆海一样的小养殖户,在沱湖养殖户中占绝大多数。他们为了降低成本,引进的蟹苗“低人一等”,而在后期养殖过程中,采取的是小面积的一家一户式的分割饲养,往往一个有限的水面内,蟹苗数远远超过了最佳比例,导致水草资源、水质等遭到破坏,最终成品蟹子在规格和产量上不尽如人意。

下转A05

相关链接

有关沱湖大闸蟹的史料记载不胜枚举。2003年,江苏徐州翠屏山汉墓考古挖掘出了一个距今2000多年,并刻有“沱湖螃蟹”字样的陶罐,这是目前有关沱湖螃蟹的最早记载。   清康熙十一年所修物产篇又记载:“‘沱湖螃蟹’体通肉香、‘天井湖银鱼’金目剔透,并为五水二美,始明洪武列贡,蟹岁600只,雌雄参半;银鱼岁200斤,金目无杂……”延续至今,沱湖大闸蟹与“阳澄湖”牌、“太湖”牌、“武昌湖”牌等同列“中国十大名蟹”。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