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不是国宴是政治
2012年8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想要征服别国,先征服他们元首的胃
吃的不是国宴是政治

金润玉(右)喂鸠山幸吃泡菜
 

“给我一个好厨子,我就能给你签下一个好条约。”法国政治家塔本兰德可能是第一个重视餐桌外交的人,他曾这样向拿破仑进言。

当今世界,美食外交已成为检验大国“巧实力”的标尺:想要征服别国,那就先征服他们元首的胃。“吃的不是国宴,是政治”,这绝非虚言。主人邀请来的宾客关系亲不亲密?重不重要?理所当然地会在菜单里反映出来。同时,客人的政治地位、社会阶层,以至于贵贱等级都必须在菜单决定之前就调查清楚。           

来客有多重要 美国的国宴就有多好

坐在装饰有木兰花的帐篷里,品尝兼具美国和印度特色的美食、可眺望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的夜景……这是2009年11月26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首次举办国宴的情景,宴请对象是来访的印度总理辛格夫妇,以及300多位美印名流。外界一致认为,奥巴马把自己的首次国宴献给辛格,是想借此表达美国对印度这个南亚伙伴的重视。

与白宫以往国宴不同,此次菜单上以蔬菜为主,因为辛格是坚定不移的素食主义者,而且滴酒不沾。咖喱自然必不可少,同时也配有浓郁加利福尼亚和弗吉尼亚风情的美酒。鉴于金融危机,第一夫人米歇尔意识到宴会不该大操大办,所以菜单上不会出现牡蛎、鱼子酱这样的“奢侈品”,但也不会寒酸到只有牛肉和土豆。英国媒体评价,白宫对菜单的审订比对美国医疗保险和阿富汗行动计划的制定更为精心。

2011年1月下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奥巴马就任后第三次举办国宴。俄罗斯“公开新闻”网站1月20日在议论奥巴马为中国领导人举行的国宴时说,“此次高规格招待象征着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西班牙埃菲社记者评论说,此次宴会无论是从菜单还是现场布置和演出上,都展现“美国的精髓”。

在招待辛格的国宴上,土豆茄子沙拉是头道菜,接下来是白宫菜园自产的芝麻菜配洋葱籽油醋汁。主菜有炖土豆丸配西红柿酸辣鹰嘴豆和羊角豆,绿咖喱对虾婆罗门参配熏甘蓝,以及椰子印度香米饭。饭后甜点有南瓜蛋挞,白宫蜂房产的蜂蜜制作的梨子饼,还有应季水果等。其中许多食材和调料都产自白宫菜园。

要缓解法德的斗心 先搞定两国元首的胃

今年7月初,法国总统奥朗德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会面,庆祝法德和解50周年。为了改善两国在处理欧债危机上的紧张关系,法国厨师再次选择了历史著名菜单:牛里脊和覆盆子马卡龙(一种法式甜点)。遥想50年前(1962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和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签署友好条约后,厨师为两人呈上的也是这两道菜。

今年5月15日,奥朗德宣誓就任总统,数小时后就飞赴柏林会默克尔。这是两位领袖第一次见面,外界非常关注,欧债问题上立场相反的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法国大选期间,奥朗德就强烈批评默克尔通过严酷的财政紧缩政策来控制欧洲债务水平的做法;作为“反击”,默克尔支持奥朗德的对手萨科齐寻求连任。会晤当天,奥朗德与默克尔均坦言“有分歧”。

默克尔在政策上拒不让步,但在餐桌上,她周到地照顾了法国客人口味:以炸小牛排配芦笋款待奥朗德,佐餐酒选用上好法国红酒。这顿饭让奥朗德印象深刻,两个月后他见到默克尔的厨师科兹时,重提炸小牛排,赞不绝口。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 在餐桌上拉拢美国参战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善于在觥筹交错之间拉近与对方关系,赢得认同。去年,一本《与丘吉尔一起用餐:餐桌上的决策》的书在英国上市。丘吉尔相信,在面对面非正式交流中,能更容易了解对方并施展外交才能。他常说,他和别人边吃边谈更自在。他有本事喝杯茶就把事谈成。因此,谈重要事情时,他会煞费苦心地安排宴请。

书中披露,1941年8月10日,丘吉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英国“威尔士亲王号”军舰上共进午餐。当时英国已经与德国苦战将近两年,美国依然保持中立。丘吉尔正想借吃饭与罗斯福加深友谊,进而争取美国对英国的支持。丘吉尔事先叮嘱英方人员准备的食物要不同寻常,合乎时令。丘吉尔当天再次登上“奥古斯塔号”军舰,与罗斯福等少数几个人共进晚餐。这顿饭完全是美式:烤火鸡配橘子沙司和苹果派。

丘吉尔此行与罗斯福签署了《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的联合宣言》,对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日韩第一夫人 合演“泡菜外交”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的太太鸠山幸,当第一夫人时从不掩饰自己是“韩流粉丝”。2009年10月,她陪同丈夫出访韩国,赤手和李明博夫人金润玉一起做起了泡菜。

在首尔卧龙洞韩国传统饮食研究所,鸠山夫妇参观腌制泡菜的过程。看得兴起的鸠山幸不顾金润玉“要戴上塑料手套”的劝告,就双手上阵直接腌起了泡菜,还把泡菜用手往嘴里塞,并用韩语说道:“也请给我饭。” 鸠山幸的热情投入似乎感染了金润玉,喂鸠山幸吃起泡菜来!媒体将这一场景概括为一次“泡菜外交”。

英国的国宴 编位也是艺术

国际御厨协会曾评选过一次“究竟哪国国宴做得最好”,结果30名会员把票投给了英国。

长期从事英国皇室及外交历史研究的罗伯特·兰斯说,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很在意每次国宴的细节安排,国宴的具体安排最终落实为文字提交女王批准。一般在某个国家元首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6个月前,其饮食喜好、随行人员中是否有素食者、糖尿病患者或对某些食物有过敏反应者的信息就要求及时掌握。

为了避免宾客不满编位,英国驻华盛顿使馆干脆聘请了一名“社交秘书”,专职收集各类信息,搞清楚宾客之中谁和谁有绯闻、谁和谁关系不好,务求排出最恰到好处的编位。难怪当时的英国驻美国大使感叹说:“这才是外交上最精妙的艺术。” 综合《信息时报》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