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企业昂首跨入“百亿俱乐部”
2012年8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2012合肥企业50强”权威发布,江汽集团稳坐“冠军宝座”
六企业昂首跨入“百亿俱乐部”

星级记者 宛月琴/文
 

今日,由市场星报携手合肥市经信委、合肥市企联发布一年一度的合肥企业50强及制造业20强、建筑业10强名单,已经第四次与社会各界见面。作为折射合肥强劲发展态势的活跃经济细胞,4年来,合肥企业越长越大、越来越多。深度解读这份沉甸甸的榜单,捧出的不仅是一个个企业过去一年的发展答卷,更是用心梳理整个合肥经济在过去一年的华美篇章,这些看似枯燥数字的背后,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路线图也便清晰呈现……

江汽集团“领跑”合肥50强

翻开榜单,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我省两大车企之一,江汽集团在过去的2011年业绩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江淮汽车以集团名义统一申报、排序,故上年排名第15名的安凯股份,第43名的车桥公司未再申报、排序。江汽集团以超出第二名44亿元的优势,继续领跑50强。

而在去年,虽然没有以集团名义申报,仅凭江汽股份的力量也稳居“冠军”,营业收入超过第二名34亿元。

作为合肥企业“带头大哥”,江汽不仅是合肥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是国内车企中的重要方阵,今后该如何走下去。江汽集团董事长安进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江淮汽车2012年将更加注重效益,轻卡业务继续走高端品牌路线,重卡业务则需要适度扩大规模,稳住收益;乘用车业务强化结构调整,提规模增效益,打造高品质的国际形象。与此同时,江汽还将进一步强化网点下沉,实现地级市全覆盖,并完善全球市场布局。

年入12亿元才能跨进“门槛”

“冠军宝座”,江汽集团坐得稳稳当当。而对于更多的合肥企业来说,合肥企业50强的门槛究竟有多高?

据合肥市企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合肥企业50强入围标准是2011年企业年营业收入大于或等于12亿元,比上年实际入围门槛提高1.8亿元。申报企业中达到入围标准的有58户,入选50户。最后一名,也就是第50强的年营业收入额为12.3亿元。换句话说,今年的实际入围门槛即为12.3亿元。

实际上,从合肥企业50强评选以来,入围企业门槛仿佛“芝麻开花节节攀高”。数据显示,2010年的入围门槛为≥5亿元,到了2011年实际入围就变成了≥10亿元。

百大和美的蝉联“二三名”

跟上年一样,合肥百大和合肥美的分别被列为二三名。

榜单显示,合肥百大以领先第三位65.5亿元的幅度稳居亚军宝座,合肥美的则比上年净增66亿元,蝉联三甲。

此外,今年新入选的安徽建工以228亿元的成绩夺得第四,合肥格力虽有63.9%、净增87亿元的骄人业绩,却只好屈居第五。合肥海尔大幅度增长且首次突破200亿元后移了一位,列第六。合肥日立从上年超百亿,回落至不足100亿元退后一位,居第七。美菱以20%以上的增幅稳住八强。联合利华因只有5%的增幅,后移2位,退居第九。原第十位的佳通轮胎增幅不大,总量不及新进入的合肥供电和马钢(合肥)公司两户超70亿元的企业,退出前10强,列第12位。马钢(合肥)公司晋升一位,至第11位。合肥供电首次跻身10强之列。

6家企业跨入“百亿俱乐部”

在50强企业当中,也不乏一些企业“高富帅”,有6家企业进入“百亿元俱乐部”,它们2011年的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

而全部上榜的50户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则超过3000亿元,比上年净增843.8亿元,增长37.9%。50~100亿元营收区间的企业有10户,比去年增加4户。20~50亿元企业17户,比上年增加2户,10~20亿元企业17户,比上年减少6户。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