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划调整后,巢湖800平方公里的水面全部划给合肥管辖,我们要下更大的力气,做更大的投入,力争通过不断努力,使合肥市的山更青、水更绿、空气更加清新,让蓝天白云始终陪伴我们。”张庆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坚定地表示。
将启动新一轮巢湖治理项目
区划调整之后,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成为合肥的“内湖”。
“在一个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环境里,我估计爱因斯坦也想不出什么好点子。”张庆军举了个幽默的例子。
目前已经启动的巢湖应急工程就有8大工程,这8个工程计划在未来的3~4年,投入300亿元,其中今年就有52个项目开始进行中。
“现在合肥正在跟国家开发银行洽谈合作,启动新一轮巢湖水环境治理的贷款项目。”张庆军非常赞成把城市环境纳入到创新型试点城市的考核体系中。
他解释,一方面,城市环境质量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尤其是科技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现实体现,“如果一个城市产业结构没有发生转变,环境质量指标可以说不会有所提高。”
而同时,城市环境也是科技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去巢湖不仅仅是看风景
“文化是一种存在于骨子里的东西。”张庆军曾经这样跟大家分享他对文化的看法,“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它体现在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张庆军举例,比如市民今后到巢湖去,绝不仅仅是看风景,还能通过具体实物领略巢湖文化,“把‘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综合起来。”根据张庆军的说法,可以建立文化综合体,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结合起来,以休闲、旅游、体育、健身等方式呈现出来。
巢湖承载合肥生态环境
“巢湖的生态能修复到什么程度,治理到什么程度,就直接决定了合肥的城市规模能扩大到什么程度,这个终极规模,指的是1500万人口。”张庆军说,专家预计大概在2030年前后,安徽将达到人口的最高峰,大约8000万人口,“我个人认为,省会人口要占到全省的20%,经济总量要占到30%,这样的省会城市才和8000万人口的大省相匹配,这就意味着合肥未来的终极人口规模要达到1500万人。” “承载合肥生态环境的最基本的载体就是巢湖,理论上是1500万人,但实际上取决于巢湖的生态水平。”张庆军介绍,对于巢湖的发展规划,一定要有生态环保优先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