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由于国家在政策层面上的引导,动漫产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各地纷纷建设动漫产业园,在一轮资源、资金交互作用下的GDP争夺战沉寂后,动漫产业自身的发展其实乏善可陈。
近期举行的亚洲第六届青年动漫大赛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动漫产值为621.72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超过40%。这个看起来还算喜人的数字,实际只是一个没有竞争力的增量。就好比上世纪的“土法炼钢”,炼出来的再多,也只能是一坨坨的钢铁渣,此种情形下还妄谈赶英超美,不是笑话么?
亚太动漫协会主席兰特说:“技艺的质量不能靠数量来超越”。目前,中国动漫产业最大的问题恰恰就出在质量上,也就是动漫大师徐畅说的,“中国很多动漫作品缺少‘灵魂’”,更进一步说,是严重缺乏想象力和原创精神,在动画风格和技术上逐渐抛弃了传统,罕出精品。
有个微博段子很能说明问题:以前的童年很幸福:一年级奥特曼;二年级灌篮高手;三年级蜡笔小新;四年级神龙斗士;五年级神奇宝贝;六年级数码宝贝! 现在小孩:一年级喜羊羊;二年级喜羊羊;三年级喜羊羊……
的确,《喜羊羊与灰太狼》取得了中国动画史上少有的成功,撇开这部动漫在故事和制作上的缺憾不谈,本来不具备“经典”素质的动漫,居然在国内热播了近10年,这不是“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吗?更为糟糕的是,在各种阴影下,生产出来的动漫作品普遍趣味性不强,有的动漫甚至正在走向白痴化和弱智化,令人痛心。
我们的动漫一度充满说教色彩,题材也限制得很死。如果想推动中国动漫产业进步,帮动漫作品找“魂”,我们必须革新我们的教育理念和创作理念,解放被禁锢的想象力,同时让市场无形的手来配置产业资源,而非追逐华而不实的“园区规模”和剧集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