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止步“九连跌”,环比上涨0.2%
我省将在本科高校 开设“创业课”
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 石屋坑对外开放
从投资结构调整 看安徽经济变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8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 石屋坑对外开放

水金辰 记者 俞宝强
 

星报讯  各地红色旅游如火如荼,然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皖浙赣省委机关常驻地、素有皖南革命摇篮之称的休(宁)西石屋坑村却因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养在深闺人不识,鲜有人问津。昨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日前,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石屋坑正式对外开放。

石屋坑村位于安徽休宁西部边陲,与浙赣毗邻,是皖浙赣省委的常驻地之一,是当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

皖浙赣省委驻地是当年省委开会、指挥、战斗、休息的地方,屋内有暸望台2处。石屋坑村当时仅有36户98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年代时期,石屋坑人民历经艰辛支援红军,掩护皖浙赣省委领导机关,为取得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敌人清剿中,3次被迫迁徙,20余人被抓坐牢,7人先后为革命英勇捐躯。

解放后,石屋坑被人们誉为皖南山区的“支红村”,目前,驻地原址保存完好。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1998年公布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现为黄山市、休宁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山市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中心组学习实践基地。与旧址相隔50米处的红军屋,是当年红军开会、休息和训练的地方,面积130平方米,目前已经修复完好。在村口,1993年3月投资6万余元建起了流芳亭,亭长13米,宽9米,呈三角形,寓意皖浙赣三省,亭内建一石碑,碑高2.6米,宽1.3米,厚度10厘米,上面刻有碑文。碑文如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年代时期,石屋坑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历经艰辛支援红军,掩护皖浙赣省委领导机关,为鄣公山游击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敌人的清剿中,村民三次被迫迁徙,二十余人被抓坐牢,革命的赤诚之心,终末动摇,张仲云,张淦年,张顺昌,王林聚,张志流,张仲宏,张德彬等七同志先后为革命英勇捐躯,其精神光昭日月,永垂青史,先烈英勇,万世流芳,特建碑以铭,慰英灵而励后世。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