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股市以单边大跌,将上周五连阳成果一举吞没,回到了起点,2100点再度岌岌可危。中国股市低迷的症结到底在哪里?毛泽东曾经说过:“为什么人的问题,这是一个首要的问题,根本的立场问题,原则问题。”把这话用到当今股市,无疑是一把犀利的解剖刀直刺中国股市症结:只为融资者的利益,而漠视、侵害投资者的利益。
股市为国企扭亏埋下了后遗症
1998年政府为了实现国企3年扭亏的目标,要求一家优质企业捆绑一家亏损企业一起上市,通过业绩包装、作假,在大规模圈钱后,大股东再掏空上市公司,为股市制度缺陷埋下祸根,造成了许多大盘股沦为垃圾股、ST股。如中国远洋从68.4元跌到4.14元,广大投资者在这些老大盘股里蒙受了巨大损失,还要遭到现在的管理层和舆论对绩差股的严厉训斥、羞辱。
大小非减持限制规定不了了之
股改前,流通市值仅8900亿,总市值仅2.8万亿。此时,非流通大股东仅付出10送3的极小对价(2700亿元),就换来了最高时27万亿市值的流通权,至今流通市值仍高达16.8万亿,总市值23万亿。问题是,原非流通股东的成本只有一元,经多年的送股分红,已变成了零成本,而原先国资委的“国有股三年内减持5%须报请国资委批准”的规定已不了了之,国企困难时就加大了减持力度,它们在任何股价上兑现都收益巨大。而股改后新上市的非流通股的锁定期更短,兑现后的机会成本更高。这几年股指和股价之所以飞流直泻,广大投资者之所以亏损累累,除了IPO和再融资以高溢价抽血外,更主要的是持股的高成本输给了大股东的低成本或零成本。
扩容大跃进把投资者推向深渊
仅20年历史、人均GDP刚刚达到5000美元的中国股市,而机构仅占市值7.4%、85%的投资者资金仅10万元以下,却把股市搞成20多万亿市值,世界第二,这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大跃进所导致的恶果。更可笑的是,某交易所的总经理竟然放出了“8年后中国股市市值将达80万亿、年交易量达100万亿(即每天4000亿以上)、成为世界第一股市”的“卫星”,令整个市场目瞪口呆。多年来,银行股、石油股、资源股、煤炭股上市时都盲目追求规模做大、争世界第一,致使超大盘股如今成为“僵尸股”。
不重视投资者利益股市没希望
美国欧洲股市之所以积极走高,绝大多数投资者都能赚钱,是因为他们的管理层把投资者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而将融资者利益放在其次。哪怕是金融危机爆发,股市也很少扩容,却通过振兴股市,来带动信心恢复、消费拉动和经济复苏。而中国股市管理层从来没有去正视银行股为何破净,估值为何全球最低?没有认真研究股市的资金还剩多少,投资者的亏损有多少,新增资金进来了多少?为什么国外的富人都乐意买股票,而中国的富人都不愿意进股市,只想投房地产或将资金转移到国外。中国股市无赚钱效应,只有亏钱效应的局面何时能改变?养老基金、住房公积金何时进股市,中国机构投资者何时占到50%以上,这是衡量的试金石。
大盘蓝筹股和上证指数将长期低迷
在为什么人的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再加上经济减速、30多年以投资拉动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终结、政府实施“调结构转方式”战略、银行股的成长性大幅下降、政府调控房地产不动摇、央企已做好3~5年过冬准备、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股指期货做空已成定势、市场资金严重匮乏、扩容和大小非减持不断等因素,上证综指很可能会步日经指数8500~9500点10年徘徊的后尘,呈长期低迷状况,在10%的范围里窄幅波动,成交量极度萎缩。对此,人们务必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抓住熊市中结构性牛市的机会
2012年股市,与前两年指数单边下跌、个股全军覆没不同,而是存在着许多结构性的机会。因为,政府已把战略重心转移到新兴产业和消费上,因为指数低,系统性风险相对减小。于是,市场的聪明资金就进行了战略转移,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白酒、医药、农业和购并重组这些板块中,将大约800多只股票,即占股票总数三分之一的绩优、高成长、相对低估值的中小盘股,跑赢了大盘30%以上,甚至涨几倍,呈现了中国股市历史上罕见的熊市中结构性牛市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