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全省首创社区“道德评议会”
2012年8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马鞍山全省首创社区“道德评议会”
社区、业委会、物业、居民各出代表协调解决社区矛盾
记者 赵汗青 文/图
孙底社区“道德评议会”现场
 

今年7月初,马鞍山市雨山区孙底社区在全省首创社区”道德评议会“,通过社区、业委会、物业、居民各出代表协调解决社区矛盾,至今已解决社区问题10余件。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芮必峰认为,这种评议会可以作为公民自治组织的雏形,逐步加以完善和推广。

四方共管,合力协调邻里纠纷

孙底社区的“道德评议会”是今年7月初成立的,充当“法官”的是社区、业委会、物业、居民代表,每当居民发生争议矛盾,都可以到这个评议会上“评理”。

今年6月底,孙底社区有一户居民家天花板滴水,怀疑是楼上水管坏了,但又拒绝楼上住户打开天花板检查的要求。双方闹到社区,社区邀请业委会、物业、居民代表一起上门,楼下居民打开了天花板,果然是楼上住户水管漏水。最后,楼上住户赔偿了楼下住户的损失,双方握手言和。通过这件事情的启发,孙底社区“道德评议会”顺势成立。

马鞍山雨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吴玲说,孙底社区“道德评议会”之所以将业委会、物业、居民代表吸收进来,也是吸取了以往的教训。以前的社区负责人,总认为社区代表着一级政府,有权对物业公司发号施令,在屡次“碰钉子”后,决定与对方开展合作,而这一点又需要业委会的支持。

孙底社区主任陶海玉说,社区委员会与业委会,应携手为社区居民服务。评议会作出的“判决”,往往需要物业来监督执行,因此物业进入评议会也是有必要的。至于让居民代表加入评议会,既让他们成为见证人,也通过他们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让毫无法律效力的评议会“判决书”对当事人有了一定的约束力。

楼顶争端,评议会上和谐处理

马钢花园是马鞍山市一个大型小区,十多天前,马钢花园一村有两户居民发生矛盾,住在顶层11楼的居民,安装栅栏门将上楼通道完全封住,这引起了楼下各层居民一致反对,其中8楼住户反对最强烈。然而,不管怎么反对,11楼住户就是拒不拆除栅栏门。接到楼下居民们反映后,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做工作,可对方仍不为所动。

几天前,11楼、8楼住户应邀来到社区,“法官”们已经端坐“堂上”。8楼住户向评议会投诉称:“楼顶平台归该幢楼全体住户所有,11楼不该独自‘霸占’;如果失火,楼顶平台也是居民们避难处,通往楼顶的楼梯也算是‘消防通道’。” 而11楼住户则“辩称”,楼下居民尤其是8楼住户,老是爬上楼顶平台,在上面蹦蹦跳跳,弄出很大的声响,严重影响他们家人的生活。

“道德评议会”充分听取双方意见后作出“判决”, 8楼住户书面承诺上楼顶平台时动作要轻;11楼住户立即拆除栅栏门。两家住户签订协议,很快履行了评议会的“判决书”。吴玲告诉记者:“成立‘道德评议会’在马鞍山乃至全省都是首次,自今年7月份以来,在孙底社区已经化解各种矛盾纠纷30余件,解决问题10余件。”

“道德评议会”可逐步完善和推广

马鞍山雨山区通过“道德评议会”的方式化解社区矛盾的做法,引起了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芮必峰的关注,他认为,这种评议会很好,可以作为公民自治组织的雏形逐步加以完善和推广。

芮必峰认为,马鞍山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公民自治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社会力量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所有社会问题基本上由政府来解决,因此,发展社会力量显得意义重大。

芮必峰说:“这种半自治或者说自治组织,能够很好地培养公民的理性、自觉性和自治能力,而不是一遇到什么纠纷就立刻去找公安,去找政府。马鞍山必定还是先行了一步,合肥也应该在条件成熟的小区成立相应的组织,能够让居民们享有自治组织带来的便利。”

“应该说类似的社会自治组织将是今后社会发展的趋势。”芮必峰表示:“但是,目前‘道德评议会’还是不能申请批准成立,它只能以现在的形式在小区里存在。”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