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被“没收”隐喻的慈善生态
微评论
非常道
“强制办证”
官太太“吃空饷”背后的三重原因
3上一篇 2012年8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官太太“吃空饷”背后的三重原因

黄栀梓
 

“这次学校改革,一次解聘了59名老师,但没想到曾连续3年吃空饷的县教育局局长的老婆还能留在学校,我们却被解聘了。”昨日,延长县二中33名教师签名向本报反映,他们认为,学校重新竞聘上岗存在很多不合理。(据8月9日《华商报》)

陕西延长县二中59名教师因生源减少被解聘,而吃了3年空饷的县教育局局长老婆却依然“稳坐钓鱼台”,恐怕不只是个例而是官太太“吃空饷”现象的一个缩影。笔者分析认为,在官太太“吃空饷”现象普遍存在的背后有三重原因。

一是官员滥权。从主观上看,官太太“吃空饷”的背后,是某些官员滥用职权使然。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某些官员一旦登上了权力宝座后,首先并不是想着如何运用党和人民赋予的职权为人民服务,而是考虑如何玩权弄权为个人、亲属、家庭、家族谋取私利,先让自己的老婆吃上安稳的“皇粮”当然是首当其冲的了。

二是下属媚权。在某些地方,官太太往往成为一些下属单位争抢的“香饽饽”,只要“抢”到了官太太这个“香饽饽”,也就等于打开单位及其领导办事的方便之门,无论是公事还是私事,登门拜访上司至少不会被堵在门外吃“闭门羹”,至于官太太被“抢”到单位后,上不上班、干不干活自然是无关紧要的。

三是查处畏权。清理整治“吃空饷”的行动曾经在很多地方大规模地进行,但对面“吃空饷”的官太太却不得不“睁只眼闭只眼”,或是以领导在外边工作辛苦顾不上家,家里需要官太太照顾为由,或是看在官太太为单位办事提供了诸多便利,做出了一般人难以做出的“贡献”的份上,对官太太“吃空饷”网开一面,得过且过。

由此可见,要想根治官太太“吃空饷”,还须加大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力,以规范官员用权行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人事管理、工资发放的透明度,以满足公众对官员家属工作状况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将官太太“吃空饷”纳入公众监督的视野,从而受到应有的制约。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