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帖称陕西安康“G00000”号车牌交通违法85次有45次被免交罚款。对此,安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表示,发帖者应该是“G00000”号车牌交警内部人员,安康对轻微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后可免交罚款,这叫“警告处理”,并不是像网友所说的没有处理。(据8月7日《三秦都市报》)
从其85次违法45次免罚的事实可以看出,问题的关键不在“G00000”号的车牌“牛”,而在交警部门选择性执法的有意“养牛”。
令人不解的是,面对公众的质疑,当地交警部门不是认真反思、积极改过,而是强词夺理、文过饰非。事实上,无论是从违法事实和法理依据的层面分析,还是从严格执法、公平公正的角度考量,“警告处理”的狡辩都是站不住脚的。
其一,根据法律规定,该违章车足以被吊销驾照N次,交警部门就应当按照罚当其罪的原则秉公处理,而不能擅自网开一面地“警告”了事;其二,安康交警是不是对普通车牌号的违章也照此办理,否则,不仅有违规之嫌,更有失公允之虞;其三,按照事不过三的社会常理,什么样的“警告”、怎样的“容忍”可以重复45次?在屡屡“警告无效”之后,交警部门是不是该换换“教育”的方式了?由此看来,制服“G00000”号之类车牌的牛脾气,还需交警部门放弃“养牛”思维,鼓起“斗牛”勇气。 “满城尽是卷帘门”
绝非仅是谣言惹祸
报载,“紧急提案:沈阳各店铺关店,谣言四起,请权威部门赶紧声明,稳定民心……”昨日下午,辽宁省政协委员庄廷伟提交了一份加急提案,希望沈阳有关部门能及时回应市民关切与网络质疑。原来沈阳东北、五爱等市场大量商铺关门歇业已过去3个星期,打假重罚的传言直接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理不了头发、买不着钉子、买不到米吃饭。(本报今日12版)
如果认为商家关门仅仅是因为“谣言四起”,显然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
出现“满城尽是卷帘门”的现象,其中蕴含的信息令人疑虑重重:一方面难道这些关门的商铺全都与“假”有关?如果说有,真让人难以相信;如果说没有,那么平常的打假工作都在走过场?毕竟,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打假不是搞运动战,随时都应该让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者付出法律代价。而今到了突击打假的地步,商铺与执法者是否存在一种“猫与老鼠”的关系,值得考量。另一方面打假属于工商部门的事,与公安何干?即使与公安部门有关系,也不能由其唱主角。而今,公安牵头打假,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公安抓计划外生育者的味道。难怪商铺“宁可关门受损失,也不开门接受检查”。否则,打假来个“鸡蛋里挑骨头”,商铺内一个员工健康证没有去年检,人就会被抓走,商铺还得交钱赎人,哪家商铺承受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