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安徽家庭变“小” 五代同堂近消失
眼见他醉驾了 眼见他被抢走了
“她这样只会激化矛盾”
江淮一览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8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皖北家庭规模大于江淮、江淮大于皖南
安徽家庭变“小” 五代同堂近消失

汪跟弟 记者 任金如
 

星报讯  省统计信息咨询中心近日发布的“安徽省家庭规模和结构的现状与演变”显示,安徽家庭规模越来越凸显一个“小”字,那种“五代同堂”的大家族几乎绝迹。

现状:“几代同堂”成少数

据“六普”资料显示,全省只有156户为“五代及以上户”,相对于全省而言,比例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家庭“一代户”数量为671.10万户、“二代户”数量为886.84万户,分别占全省家庭户的35.58%和47.02%,合计超过八成。

医疗卫生保健水平提高,引致人口期望寿命延长,使多代同堂成为可能。然而,工业化社会带来的生活成本(尤其住房成本)增长,加之子一代收入增长较快,父辈经济话语权下降,使“六普”中多代户成为少数。“三代以上户”比重有所下降,“五代及以上户”几近消失。

城市每户家庭为2.71人,镇每户家庭为2.95人,乡村每户家庭为3.12人。

差异:皖北比皖南人多

依据由北向南的地理分布,结合经济社会与人文状况,我省大致可划分为皖北、江淮、皖南三个区域。皖北地区家庭总户数为797.12万户,江淮地区家庭总户数为768.17万户,皖南地区家庭总户数为320.9万户,家庭总户数由北向南逐渐变小。

平均家庭规模,皖北为3.14人,江淮为3.08人,皖南为2.97人。尽管皖北、江淮、皖南的文化传统、家庭观念有较大不同,但受我省整体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家庭结构方面却呈现出相似的表象。各区域家庭结构中,“二代户”占居主要份额,“一代户”次之。

原因:人口净流出大省

分地区来看,省会城市合肥市2010年省内净流入1202976人,净流入在全省各市中位列榜首;其次是经济较发达的芜湖市和马鞍山市,省内净流入人口分别为200765人和111575人。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人口呈现净流出态势,2010年人口省内净流出较多的市为亳州、六安、巢湖(原)、宿州,数量分别为80948人、67921人、60039人和51508人。

人口流入流出一方面导致家庭规模小型化,另一方面由于净流出人口中以青壮年居多,又会导致净流出地家庭空巢化、留守儿童增多,净流入地青壮年比例明显高于正常水平。流入流出还会影响到代际结构统计和家庭核心变更。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