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培养出蓝天“雄鹰”
抽水遭蛇“吻”,全城寻“清”
发展会员三千,收取会费千万
江淮万象
服刑人员获“特赦”捐肾救女
下一篇4 2012年8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黄土地培养出蓝天“雄鹰”
一个农村学子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水金辰 记者 俞宝强 文/图
 

梁煌煌,毕业于长丰县一个偏远的农村中学。从小到大,读书成才是父母对他和弟弟最殷切的期望,为此,他们不知疲倦年复一年的在田地里耕作,只盼着那几亩薄地可以有更好的收成,来支持两个孩子的学业。

梁煌煌一家有6口人。一年前,奶奶得了老年痴呆症,经常乱走不知道回家,而且已经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大小便失禁,几乎整日卧床,吃饭也要靠家里人来喂。

梁煌煌说:“爷爷的身体本就不好,现在奶奶卧床不起,还要为奶奶清洗换洗的衣物、床单、被子。爸妈在农闲时还能帮着做做,可到了农忙时节,为了生活,只有爷爷一个人照顾了。”说着,煌煌的眼泪就掉下来了。

他回忆说:“上高中时,因为到了抢收时节,爸、妈、我和弟弟都在家忙着割小麦。我一回到家,看见爷爷佝偻着腰在给奶奶洗床单被子,我当时就哭了。从此,我就抱定了一定要考上大学的心思。”

为了不让他们失望,一直以来,梁煌煌和弟弟都努力学习。所幸,付出有了回报,在今年的高考中,梁煌煌被中国民航大学录取了,家人都感到高兴。但是,一纸录取通知书寄来的除了喜悦还有忧愁,毕竟不菲的学费对于他们这个本来就很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好几次我要辍学打工来替父母减轻一点负担,但每一次他们都跟我说,哪怕累死,也会供我们读书,毕竟我们是这个家的希望!”梁煌煌告诉记者,现在父亲每天在工地上做零工来补贴家用,前段时间工地上发生坍塌事故,父亲险些造成重伤。

“我劝父亲不要到工地上做工了,但父亲说,他不去做工,两个孩子的学费怎么办?爷爷奶奶的医药费怎么办?”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