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峥嵘岁月 念江淮名将功臣
2012年8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忆往昔峥嵘岁月 念江淮名将功臣
今日是建军85周年纪念日 星报记者带你回顾安徽建军史上的故事和功臣
周海良 记者 李皖婷 文/图
1934年9月,红25军军长徐海东在上坊田的住所——现安庆市岳西县河图镇上坊田张家老屋。
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始建于1958年,1960年竣工。碑高13.5米,意在纪念大别山区13万5千英烈。碑身乳白色,由巨石垒成,其正面镌刻着朱德同志亲笔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八个鎏金大字。碑塔四周竖立着38根大理石立柱,喻示着安庆市岳西县为国捐躯的3万8千英雄儿女。
 

在江淮大地,曾经有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鄂豫皖根据地、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在这片江淮大地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小到大,由弱转强,军民鱼水情,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让人心上温暖。

今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为纪念建军85周年,也为了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市场星报社联合安徽省军区,推出特别报道——《征途》,带您一起回顾安徽建军史上鲜为人知的事件和重要人物,重温那个峥嵘的岁月……

最先到达陕北的红军——创建于金寨的红25军

最先走完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是哪一支?红25军。记者在踏访红色足迹时了解到,这支红25军就创建于安徽金寨。

位于皖西大别山北麓的金寨县地处鄂豫皖三省的要冲,这里有“红军故乡、将军摇篮”的美誉,解放后这里被追认的革命烈士达10618人,占安徽省革命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

1931年10月,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和军委会决定,红25军在金寨县麻埠镇正式组建,旷继勋等同志先后任军长。红25军的成立是鄂豫皖根据地红军发展壮大的重要标志,是中共领导鄂豫皖根据地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胜利成果。1934年,红25军被迫战略转移,踏上了漫漫长征路。

从1934年底至次年9月,在300多个日日夜夜里,这支不足3000人马的铁军劲旅,途经河南、湖北、陕西、甘肃4省,打破了数十倍于己的强敌的围追堵截。

在长征中红25军创造多项纪录和奇迹:是最先到达陕北的一支工农红军,被人们赞誉为“长征先锋”,被毛泽东称誉为“中央红军之向导”;是长征中唯一一支增员的中国工农红军部队,到陕北时比出发还增加了800多人;是长征中唯一一支创建了根据地(豫陕、鄂陕边区10余县)的中国工农红军。

1935年9月16日,红25军长征到达陕北延川永坪镇陕甘苏区,同陕甘红军会师,并同红26军、红27军合编为红15军团,由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治委员,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共7000余人。红15军团根据当地群山连绵、树木茂密的特点,采用灵活的战术重创敌第67军一部,对创建西北革命大本营作出了卓越贡献。

最小的淮海战役文物—— 一根小竹棍

在淮海战役纪念馆中,陈列着一根小竹棍,竹棍上刻满了地名:水沟头、平度、临淄、蒙阴、萧县、宿县、濉溪口……这是当年山东支前农民唐和恩记录的他支前所经过的三省88个城镇和乡村。

每个支前民工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故事。民工王奎行,带着8名同伴,3次冲上火线,救了16名伤员,父亲病故也未能回家;特等支前功臣朱正章腿生冻疮,肿胀难忍,仍拄着拐杖坚持送伤员,往返8趟近600余里……

这根小竹棍的主人唐和恩,带领小车队,从家乡(现山东莱阳万寨乡)出发,随军转战,跑遍了整个战场。每到一地他就把途经的地名刻在这根随身携带的小竹棍上,共刻下了山东、江苏、安徽等3个省88个城镇和村庄的名称,把这些地名连接起来,行程长达5000余里。

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生死相依。当年豫鲁苏皖人民提出“倾家荡产支援前方”“一切为了支援前线”豪迈口号,各地涌现许多父子争着上前线、妻子送郎去前方的动人场面。妇女们为了不让子弟兵受冻,不分昼夜地缝制棉衣、棉被,甚至把自己的棉衣棉被拆了给子弟兵做衣做鞋。

“队伍打到哪,支前就跟到哪。”在纪念馆实物展出的独轮车,仿佛成为淮海战役的代名词。

解说员介绍说,人民群众支前是淮海战役中最动人心弦的一幕。正值寒冬腊月,苏北地区支前小车队为躲避白天敌机轰炸昼息夜作。每天太阳落山,一队队的小车就行进在条条公路上。小车上的油灯在漆黑的原野上星星点点,一望无际,非常壮观。

“累了就在路边歇会儿,饿了就吃点红薯、高粱米、萝卜干,渴了就喝点地上的雪水。车上的白面、小米一点不动,留给前线战士们吃。”今年83岁的支前老民工程祥庆回忆说。有一次,程祥庆在战场上运送伤员,碰上敌人飞机扫射,民工们赶紧用身体护住伤员,一位老乡当场被打死。

这根密密麻麻刻满小字的竹棍,见证了支前民工运输的艰辛,体现了广大人民必胜的信念,成为人民群众支前的历史缩影。

最巧合的相遇——62年后的握手

记者采访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时,恰巧安徽省合肥警备区干休所组织老干部和家属前来参观。

“我是这里的讲解员王万高……”王万高是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的老馆长,退休后又回到馆里当起了义务讲解员。

“王万高?”参观的老干部中有人琢磨起这个名字,并拄着拐杖挪到了队伍前头:“你叫王万高?你是瑶岗的吗?”王万高点点头,可怎么也想不起眼前这位老人来。“我叫邱盈道啊,邱营长记得吧,当年住你家那个。”老人开始激动。 短暂的思考后是热烈的拥抱,两位老人热泪盈眶,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1949年4月,部队进驻瑶岗,当时渡江战役的营长邱盈道住在他家中。当年14岁的他,不理解父母为何腾出床铺让他们住;不理解自己鸡蛋都吃不到,母亲却杀了生蛋的鸡为他们煨汤;不理解父亲为何拆下灶膛的木板,做了两副船桨让他们训练……可是他喜欢这群军人,尤其是邱营长,不但威风凛凛,还给他讲了很多战斗故事,教他很多本领。直到有一天,王万高一觉醒来时,邱营长和他的部队已悄悄离开,床头放着一包白糖和一袋大米。

那一年,王万高还不知道什么叫“支前”,他和父母一起推着独轮车一次次往前线送粮,他以为还会遇到邱营长,可是这一别竟是62年。当年的热血青年,都已成了白发老人。握着手,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这是历史的延续,也是当年军民鱼水情的见证。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