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 ,北京城遭遇61年最大暴雨,总体达到特大暴雨级别。截至22日2时,全市平均降雨量164毫米,为61年以来最大,灾难导致37人死亡,约190万人受灾,经济损失近百亿 。 星报综合
雨量 强对流天气导致61年来最大暴雨
据气象局统计,从21日10时到22日2时,北京全市平均降雨量164毫米,为61年以来最大。城区平均降雨量212毫米,其中,房山区的河北镇,雨量达到了460毫米。
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主任郭文利22日表示,截至21日22时,北京20个国家气候观测站的平均降水量为163.7毫米,这是北京自1951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观测到的最大值。
专家分析称,这场降雨威力如此大,有水汽、地形、热岛效应三个原因。从21日14时起登上90%的空气湿度,到20时达到饱和,100%的湿度令降雨云团为之一振。当冷空气东移南下时,与西南暖湿气流发生对撞,造成强对流天气。并且,冷暖空气的交汇点恰好处于北京上空,因此持续时间长,雨强较大。
灾难 大暴雨致37人丧生
记者从北京市相关部门获悉,截至22日17时,在北京市境内共因灾死亡37人。其中,溺水死亡25人,房屋倒塌致死6人,雷击致死1人,触电死亡5人。目前,死者已有22人确定身份,其余15人正在确认中。在抢险救灾中,房山区韩村河副镇长高大辉、燕山公安局向阳派出所所长李方洪、密云县大城子镇镇长李建民因公牺牲。
北京市防汛指挥部副指挥长潘安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场大暴雨已致北京约190万人受灾,经济损失近百亿。
救援 危急中的“守望相助”
面对灾情,是心急如焚、连续20多个小时奋战在抢险一线的人们,是公安、交警、电力、消防队员、排水工人、急救医务人员等千千万万基层工作者的忘我奉献。
从21日到22日,微博上的热点话题一直都是“北京暴雨”。从网民最初转发各种“北京看海”的照片,到后来变成大量的助人信息。互联网时代改变着一个城市传统的防汛应对方式,并在危急时刻表现出“正能量”令人动容、强大的感染力。
当得知有8万旅客滞留首都机场,微博网民“菠菜X6”连同望京网自发组织“望京人赴机场免费救援”车队,集结20多辆车,开赴首都机场接人。
“汪洋”中的广渠门桥,五辆车搁浅。水中,一名警察对人群里喊道:“谁来帮忙拉一把”,几十人冲上去协力拉绳子,努力将车辆向积水浅的地方拖。在积水深的路段,交警用自己的身体做标杆,引导车辆通过;在北太平桥下,几个井盖被水压冲开,每个井盖都有一名环卫工人把守,拿身体作警告标志……
面对灾情,生活在北京的人们心心相依。也许,危急中的“守望相助”,是最令人动容的“北京精神”。
特写 牺牲民警最后一句话:“我先来吧”
21日12点半,原本不值班的向阳路派出所所长李方洪放心不下辖区内逢雨必淹的凤凰亭村,直接赶到了村里,转移群众。
天已经完全黑了。67名村民聚集在比较安全的17号院。李方洪放心不下,还是准备再出去检查一圈。
此时,积水最深处已经接近脖子,湍急的水流里,站不稳就被冲走。晚上7点20分,向阳街道工会主席高威拿起一条长绳,准备走到4人救援小组的最前边,却被在深水中艰难挪动的李方洪拦住。他接过绳索,说了一句“还是我先来吧。”迎着激流,走出十多米外,李方洪将手里的绳索系在路边一个大铁门上,一松手,绳索顺着水流漂到其他3人的身前。3人正拽着绳索向前行进,李方洪徒手摸索着继续向前。在他的面前,就是一根从旁边电线杆伸出来的铁索,他本能地伸手去抓,想稳定住身体,却不料一阵火花闪过,李方洪一跤摔倒。等到众人将他抬到一处较高的院子里,紧急抢救,但此时,他已经双眼紧闭,永远地离开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