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一声响,小心被“雷”到
2012年7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霹雳一声响,小心被“雷”到
城市并非雷击盲区,气象专家解读神秘雷电
王兵 记者 祝亮
 

每到夏季,我省进入雷暴高发期,7月初,蚌埠雷击事件造成4人死亡。昨日,记者走入安徽省防雷中心,揭秘我省雷击事件的现状以及防范的方法。  

雷击事件 今年3起雷击事故,造成4人死亡

据省防雷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省发生雷击事故3起,其中人员伤亡事故3起,造成4人死亡,在这些伤亡人数中,农村雷击伤人事故占了100%。

其中,7月3日,五河县发生雷击惨剧,当地3名村民遭雷击死亡。当天下午2时,蚌埠市淮上区也有一名农民遭雷击后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

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至2006年间,全省共发生雷击事故1894起,造成121人死亡,70人不同程度受伤。

雷击分布 每年7、8月份,为我省雷暴高发期

省防雷中心副主任程向阳告诉记者,每年的5、6、7、8、9月为雷暴高发期,其中,又以7、8两月最多。

近年来,雷电灾害已逐渐成为仅次于暴雨洪涝、气象地质灾害的第三大气象灾害。而90%以上的雷击伤亡事故则发生在农村。

我省是雷电灾害频发的省份之一,平均年雷暴日为35.72天,雷暴自北向南逐渐增多、山区雷暴较平原地区多。通过闪电定位网和多年的人工监测数据显示,我省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是我省雷暴高发区,多年的雷电灾害事故统计发现,我省的雷击伤亡事故主要发生在田间空旷、水域、山顶风口等区域。

雷击科普

城市并非雷击盲区 合肥今年已闪雷3000余次

尽管从统计数据来看,雷击事件多发生在农村,但城市也并非雷击盲区。在城市雷击事件中,多为电子设备受到损伤。

例如:2008年5月27日,合肥市某单位住宅楼遭受雷击,雷击造成门前一棵树剥落很多树皮,且树尖处有被雷劈开迹象,同时击坏电视、电脑14台;2011年7月26日8时左右,马鞍山市某档案馆遭雷击,击坏3台计算机、1台电视机。

在省防雷中心,记者看到许多电子屏幕中闪烁着不断变化的数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我省闪雷发生的次数。随后,记者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查询了几个雷闪频数的数据。以昨日为例,全省共发生闪雷1600多次;今年以来,全省共发生闪雷12400多次,其中合肥市3500多次。

防雷支招

突遭雷击应蹲下,双脚并拢

遇到雷电天气时,应关紧门窗,切断一切电源和电话插头,远离金属类管道。不用喷头淋浴,不站在阳台、平台和楼顶上。

人在户外时,不要在雨中奔跑,不要打伞行走,不要骑自行车或乘坐畜力四轮车、农用车,不要在大树下避雨。避免站在最高的物体附近或使自己成为最高的物体。

电闪雷鸣时,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应找一块地势低的地方,可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临时躲避。不要集中在一起,或者牵着手靠在一起。

高层居民,雷雨天勿开窗观景

城市居民应该如何防雷呢?程向阳告诉记者,虽然现在的城市建筑物都有防雷设施,但在雷雨天到来的时候,切莫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因为很多太阳能热水器的高度高于楼顶的防雷带,雷电可能会通过热水器内的水传导,对人体造成伤害。另外,现在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雷雨到来时,很多高层居民喜欢打开窗户观看窗外的美景,并通风纳凉,但这样做容易导致球形雷击事件的发生。

还有在雷雨时,勿在空旷场地踢球、骑车,勿在室外游泳,尽量避免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