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吃夜宵因小纠纷打架、公交车上因小摩擦争吵……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人容易情绪失控,频繁发生摩擦或争执,这被称为“情绪中暑”。记者昨天从多家医院了解到,连日来,各医院接诊到的因为一些小事而大打出手的患者不在少数。
安医大一附院医学心理科主任黄晓琴说,开车族是最易患上“情绪中暑”的人群,灼人的阳光、拥堵的路面都是引发“情绪中暑”的导火索。记者昨天还从多家医院了解到,天热了,因一些小事而大打出手被送医的市民不在少数。
黄晓琴分析,当天气炎热、空气湿度又大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在炎热潮湿的夏季里,人情绪控制能力削弱、易怒,频繁与他人发生摩擦、争执,很容易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解决一些小的冲突,言行不够理智,“情绪中暑”了。
如何缓解“情绪中暑”?黄晓琴提出四点建议:一是休息好,中午应午休半小时;二是避免刺激性饮品,少喝咖啡、酒、浓茶等;三是适当食用消暑食品,如绿豆汤、菊花茶、玫瑰花茶等,平时吃菜宜清淡,少吃肉,多吃苦瓜、黄瓜、丝瓜、番茄、西瓜等;四是学会宽容,和别人发生冲突时,如果想发火,先数“一二三”,再理性处理,行为不要跟着情绪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