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困难低头
2004:小慧慧影响了大决策
下一篇4 2012年7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让困难低头
2003-2004 全民总动员,取得抗击非典胜利
 

2003年春天,一场巨大的灾难扫过神州大地,那就是“非典”。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非典”中,广大医护卫生人员日夜战斗在第一线,把自己的生命与人民群众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本报派出记者,对抗击“非典”进行了全程记录。

阜阳报告我省首例“非典”

“非典”,在2003年2月初变得凶猛起来。2月11日,广东官方承认当时已发现305例病人并有5例死亡。他们名之以“非典型肺炎”。我国2月10日向世卫组织通报广东的“非典疫情”,并将该病命名为SARS。其后的春运,SARS疫情进一步扩散。

2003年暴发的“非典”是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一场疫病危机,中国内地是重灾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席卷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SARS疫情,导致全球累计临床报告病例8421例,其中中国内地5328例,占63%;全球死亡病例784例,其中中国内地340例,占44%。

4月22日21时30分,阜阳市报告发现了我省首例输入性疑似非典型肺炎病例。面对非典,安徽全民动员,共同抗击。省人民政府张贴公告,采取十项措施加强全省非典防治工作。要求坚决切断非典传播渠道,机场、道口、码头、车站均要设置留验站,对经检测发现有发热、咳嗽等非典疑似症状的乘客,应予以就地留验观察,并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凡来我省的飞机、火车、汽车、船舶等交通工具在进站、进港前,所有乘客和乘务人员都必须如实填写健康申报表,并测量体温;对发热人员,应做好记录……

“抗非”人员现在想起还后怕

安徽医科大学及其第一附属医院是安徽抗非战役的主战场:一例非典患者为该校在读研究生,非典患者均在附属医院接受治疗,密切接触者中大多是安医大师生和附院的医护人员。安徽非典疫情之所以能在短期内迅速平息,与疫情没有扩散、医护人员没有出现感染有密切关系。

2003年4月19日,非典患者魏某经抢救无效突然死亡后,安医附院领导当即引起警觉,敏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上报,安徽省主要领导迅速做出批示。几十分钟后,安徽省和合肥市两级疾控中心负责人就率领工作组紧急赶到现场,采集标本检测、讨论患者病情,迅速对患者和密切接触者进行了隔离观察治疗,在4月23日非典确诊之前基本完成了防止疫情扩散的布控,为切断疫情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赢得了宝贵时间。

在2003年抗击非典时期担任合肥市专家组组长的李秀,回忆起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时,仍表示很紧张。李秀说:“我记得有一次,一辆长途大客车上发现有人发烧、咳嗽,疾控中心要求将全车人员隔离观察。而车上正好有一个高三学生,等着要参加高考,孩子的家长非常着急,既怕孩子耽误高考,又怕孩子有危险。最后,我通过排查确定这个孩子没有感染,就提出由我承担责任,把这个孩子放回去准备高考。后来,同事都说我的胆子实在是太大了,但我当时就是相信自己的排查,那个孩子没有感染。回头看看,当时也确实挺危险、挺紧张的。”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