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6月开始,为在重庆推介利川旅游资源,利川市旅游局在重庆做了广告词为“我靠重庆,凉城利川”的广告,随后引起了社会的极大争议。7月6日,利川市旅游局局长表示,不论如何,利川“凉城”被大家记住了。(7月8日《重庆晨报》)
无论如何解读,一次广告风波让利川这座县级小城走进了公众的视线,的确是靠着重庆,玩了一把文字游戏才会出现这样的广告效果。然而,笔者在利川旅游局长邀功摆好之时依旧有几处担忧。
其一,眼球经济的效果能够持续多久?这样靠搏出位的手法吸引了公众的眼球,就能为策划者们带来相关的利益吗?其实社会大众的口味也不是那么下里巴人,面对接二连三的低俗或者涉嫌低俗的城市宣传标语,大众已经产生了审丑疲劳。
其二,在全民“愚”乐之死的过度娱乐化风潮下,低俗炒作已经逾越了必要的边界。当然社会可以容忍个性,可以容忍一些所谓的艺人过度炒作,然而,一地旅游部门居然也来趟浑水,以娱乐化的姿态“解剖”自身,可以想见这种行为对社会大众会产生多么负面化的影响。
其三,我们在审视过度娱乐化炒作的同时,也应该体会到这些小型城市的苦衷。由此笔者建议在区域规划上资源集中的同时,应该兼顾区域城市的发展,用一座大型城市盘活一片区域,而不是人为设置樊篱,造成区域梗塞,这样才有可能避免“我靠”之类的表面娱乐,内心苦涩的人间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