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明显,用笔、用墨、用线大胆独到,色彩的视觉冲击力强。画面构图巧妙,注重构成意识,极具现代感,是国内目前难得的学院派中青年中国人物画实力派画家 。 ——中国美协主席 刘大为
徐豪的画就如他的名字,豪壮旷达,有力量,充满张力,与时下习见的柔靡单薄、近于病态的画中形象不同。其作品用笔用色大气,构成感、形式感强,绘画语言独特,国内用水墨直接写生有此表现的不多。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导、著名画家杜大恺
认识徐豪是在一个画展上。蚌埠市组织的书画家联展。在众多的山水和花鸟画中,徐豪的现代人物画让我眼睛一亮:用笔、用墨、用线大胆独到,视觉冲击力强。
实际上,我的感受是震撼。在一张巨幅人物画前,我屏息凝神好一阵子,像是看了一部美国好莱坞大片,灵魂受到了涤荡。其画面的构成、意境的营造以及人物内心世界的体现,带着史诗般悲怆的美学风貌,某种意义上直逼蒋兆和的《流民图》。这不是恭维徐豪,至少我个人感受是这样的。因而,那次回来,坐在火车上,迎着风,看着淮北平原上劳作的农民,我脑中不时被他的画中人物冲击着,内心激荡澎湃。
安徽画家群中,力攻山水的画家多,并且在传承新安画派的基础上,有许多创新,出现了多位叫响全国的大画家。但安徽美术界,人物画整体实力不强,在省美协2011年年度工作报告中,美协主席张松也指出要大力培养一批造型能力强的人物画家。徐豪,这位来自山东的汉子,执教于安徽财经大学艺术传媒学院,担任系主任、硕士生导师,他拓展了安徽画坛的新领域和艺术风貌。
其实,徐豪原来是画花鸟的。为什么转攻人物画?我想,更主要与他的文化责任感有关。与他几次交往后,我更确信自己的认识。他身上有一股属于自己独特的气质,缘于他对社会的关注、对天下苍生的悲悯情怀。正是这种情怀,让他从怡情悦性的花鸟创作转向对社会不同阶层人物的关注,比如抗震救灾的画面,女兵训练生活的场面,还有藏族少数民族生活,他都以艺术形式呈现给我们。
在许多人眼中,徐豪大气、豪爽。他够朋友也交了许多朋友,从政要名流到普通百姓,他都真诚相待。酒席上的徐豪是很有气场的。听他论说画道、他对不同阶层的感受、他对师长同道的推崇,你会感受到徐豪时刻都在用他睿智的思想、敏锐的眼睛审视自己、观察社会。说不定,你的某个特殊表情,成了他创作的元素,成为他笔下肢体结实、笔墨淋漓人物中的一员。
石涛有言 “笔墨当随时代”。徐豪说他选择了用笔墨表达自己的思想,就要不断攀登,达到一种境界。笔墨作为中国画造型艺术语言,被一代代巨擘们尽心竭力的思考与实践推向一个个高峰。但是,中国画中人物画,近代以来,徐悲鸿、蒋兆和之后似乎一直处于步履蹒跚的状态,近几年始有极个别年富力强者锐意突围。徐豪就是这其中的锐意突围者之一,他在自觉地践行着一种努力。挑战自己,也挑战中国人物画的高度。
本版市场星报多媒体数字报(www.ahscb.com)、红袖添香网(www.hongxiu.com)同步刊播
徐豪艺术简历
徐豪,男,1963年生,山东泰安人。主攻当代中国人物画。
安徽财经大学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系主任、硕士生导师。
文化部青联艺委会委员
蚌埠市美协副主席
2006年9月至2007年7月入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杜大恺工作室。
2007年9月至2009年7月入中国国家画院首届课题创研班刘大为工作室。
2010年10月入北京凤凰岭书画院刘大为创研室。
2009年,《第一课》入选第七届全国体育美展。
2010年,《守望高原》入选全国中国画展。
2011年,作品《建设者》入选第三届齐白石国际艺术节。
2011年,《盛世西藏》获“辉煌浦东”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
2012年,应邀参加中国国家画院与清华美院共同组织的赴希腊、意大利 “水墨名家画希腊”采风活动。10月份开始,作品将在北京、珠海等地巡展。
作品在《美术观察》《国画家》《装饰》《艺术百家》《美与时代》《美术家》、《美术报》《中国书画报》《大众日报》《安徽日报》等报刊上专题推介。
出版有《学院派精英—徐豪作品集》《“心迹·墨象”徐豪作品集》《现实与艺术的演绎》《徐豪国画人物作品集》《徐豪水墨人体》《刘大为工作室徐豪作品集》等专业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