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一家总部设在安徽的财产保险公司、全国第四家专业农险公司的“掌门人”,他用了四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了安徽省内农业保险的全覆盖,而下一个四年,他信心满满,将率领国元农业保险“走出”安徽,成为一家具有较强实力的区域性农业保险公司。
他是张子良,国元农业保险的董事长。在他的心中始终认为,农业的风险最不可控,农业最需要保险。
全省九成种植户已参保
记者面前的张子良瘦了,他说一年下来体重确实少了4公斤,并笑称:“瘦了好,瘦了显得年轻”。
2008年初,国元农险正式“起航”。张子良很谦虚地说,四年多时间,公司一路走过来,成效谈不上,只能说有些体会。而这几年,国元农险的快速发展,在他看来是恰逢其时,省委省政府把政策性农业保险纳入“民生工程”,极大地调动了各地开展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公司的发展有了政策支持和市场机遇。
201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国元农险已经基本实现安徽省主要农作物的“应保尽保”,成为全国第一个承保面积突破一亿亩的省份,承保面积达到安徽省种植总面积的90%以上,承保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
张子良说,这是“支农惠农”政策的体现。“农业保险是政府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创新手段,现在看起来,这个手段的效率还是比较高的,比直接补贴要高”。“农业保险的知晓度和满意度在安徽省总体看来,也比较高”。
一项来自国元的数据显示,从2008年以来,国元农险累计赔付已达25亿元以上(还不包括今年的小麦油菜赔付),农业保险惠及全省1000多万户。
农业最需要保险
农民在种粮的时候,犹如在没有屋檐的工厂里打工,下雨不下雨都无法控制。这是张子良对农作物生产和风险状况的形象概括。
“农业风险是最不可控制的,农业是最需要保险的”。张子良说,在我国,车子有“交强险”,而在大多数的西方发达国家,农业保险也是必须强制参与的。
一个张子良心中印象深刻的故事:长丰县有个种植草莓的农户,今年初春时的一场大风,将大棚全部掀翻,农户损失惨重。“钢架都横七竖八地倒在地里,人都难以进去”。张子良说,农作物的生长最害怕的就是自然灾害,遇到大的自然灾害的话,农户很可能面临血本无归,而局部性的灾害我省每年都有,有旱灾有涝灾,有雹灾,也有风灾。
农业灾害是周期性的,有一定的规律,这是张子良认为农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所在。“它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不可能每年都有大灾,也不可能十年二十年也没有灾害”。而今年,张子良最为担心的就是旱涝急转(长期干旱后集中几天内突降大雨),给农作物带来的损失。
是否风调雨顺就意味着会有更高的盈利?张子良不这么认为,他说,根据目前我省的农业保险模式,保险公司只是从中提取一定的管理费,参保资金的结余部分,会滚存积累,当做巨灾风险资金,以丰补歉,不能作为保险公司的利润分配。这体现了农业保险的政策性。
今年争取“迈出”安徽走向全国
点多、面广、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经营成本大、工作量大,是张子良对农业保险特点的集中提炼。
从“起航”之初到如今,国元农险在全省16个市的主要县区均设立分支机构,在1200多个乡镇设立了服务站,12000个行政村设立了服务点,全省范围内拥有18000多个协保员。庞大的基层队伍,张子良认为,是国元农险快步向前的一大亮点和优势。比如,对于很多农户参保意识不强,一方面要通过宣传和赔付,提高农业保险在农民中的认知度;另一方面,通过参保农户获赔来带动、影响未参保的人。而这中间,协保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国元经营农业保险的创新举措。
国元农业保险的发展目标中,覆盖安徽省的初步目标已基本实现,下一步,张子良和他的团队将用三至五年,开拓省外市场。“通过调研,想在周边省份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设立机构,一旦保监会审核通过,争取今年进入河南。”
张子良说,农业险很重要,也很专业,公司成立一直到现在,引进了大量懂保险、懂农业、懂气象、懂动植物病虫害的专业人才。而接下来,自己和团队仍将以做好农业险为“己任”,全力以赴,开拓创新,在全国打响安徽农险这块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