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谚语生活经
2012年6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端午谚语生活经

邹传科
 

谚语是人类生活经验与智慧的结晶。谚语来源于生活,它不仅是人们生活经验的结晶,而且还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端午节到了,相关的谚语又有哪些?它又蕴涵着哪些生活经验呢?记者进行了梳理。

吃过端午粽,棉衣远远送

这句老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说吃过了端午粽,天气转热了,冬天穿过的棉衣可以洗净藏到衣橱了。因为到了端午,“插田的插田寒,寄晚的寄晚寒”都已过去了,棉衣的确是不再穿了。所以前人留下这两句老话提示后人:过端午后天气转热,可晒洗棉衣储藏了。

这句古话也说明了端午是整个热天的开始,自此将进入了蚊蝇高发,虫害出没的“毒季”。端午节的“多毒”,原因是端午前后通常处于“梅雨期”,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病菌。因此,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而艾和菖蒲都是中药材,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

古时人们认为农历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是一年中毒气最重的一天,虫、蛇等,都会爬出来咬人,涂点雄黄有驱虫辟邪之效。因此,民间有用雄黄兑白酒加以饮用,或者把雄黄涂抹到小孩子的脸颊、额头的习俗,认为可消灾避邪。在《白蛇传》里,白蛇在端午这一天,和许仙饮了雄黄酒,差点送了命。虽说是传说故事,但说明饮雄黄酒是自古就有的习俗。

其实,雄黄酒并不能饮用。雄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有毒的二硫化砷,砷是剧毒物质,不可内服,但雄黄作为中药外用,却有抗菌、解毒功效,多用于皮肤病和毒虫咬伤等的治疗。

艾将军骑艾虎,手执艾旗招百福

听老人们说,以前到了端午,家家门口贴菖蒲剑,是两边对衬的,样子像宝剑。现在这个习俗逐渐被淡忘了,挂菖蒲剑的人家是越来越少。至于为何挂菖蒲剑,传说唐代的魏征梦中斩蛟龙,用的就是菖蒲剑,从此以后,各种瘟神恶鬼妖魔邪怪,见了菖蒲就害怕。因此“蒲剑”也被叫做“斩妖剑”。

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

五月节,结香囊

“(五月)童稚用彩绸缝小荷包裹雄黄末,并道符佩身上,谓可辟邪。”端午时节气候湿热,易生病,故民间常用丝绸布料包扎各种祛邪去病的香料药物,如雄黄、丁香、香草等,并缝绣成瓜果禽鱼等形状的香囊,即今香包,以送亲友或给儿童佩挂,取驱邪纳福之意。

杂感:端午,文人的牵挂

要问哪个节日最牵动文人的心绪,我想毫无疑问当属端午节。有关端午节的诗句,成为后人缅怀屈原的最好寄托。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梅尧臣在《五月五日》一诗中,对屈原的一生做了高度的概括。当然,对于其才华的赞颂当属李白——“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端午,是文人的端午。张耒在《和端午》中直抒胸臆——“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同样一生坎坷的杜甫,对端午更是有感而发,在《端午日赐衣》中,对端午进行了自己的解读:“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年年过,情景有不同。唐殷尧藩在《端午》中发出以下感慨:“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能受到皇帝称道的文人雅士不多,屈原就是一个。作为文人天子李隆基,对于屈原备加推崇,其在《端午》一诗中写到——“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当然,对于端午节,当今为文者亦不轻易放过,各大报刊形式各异的诗词文赋就是最有利的佐证。 子科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