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蓝筹股膀大腰圆无人爱
2012年6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郭主席叫“好” 市场却不买“账”
大盘蓝筹股膀大腰圆无人爱

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 李志林
 

尽管半年来新任证监会主席一再呼吁“大盘蓝筹股有罕见的投资价值”,尽管证券管理层本周“再答投资者问”时,例举四个理由,论证“大盘蓝筹股有投资价值”,但是,市场就是对大盘蓝筹股不买账,非但不认可其投资价值,反而对最大权重的石化双雄和四大银行股割肉杀跌,屡创新低,拖累股指下行。大盘蓝筹股为何如此不受市场待见?

蓝筹股属性名不副实

虽然中国的蓝筹股在规模、影响力、稳定的盈利能力、业绩、分红、公司治理等方面具有相对的优势,但是,其盈利能力、业绩和分红,是建立在年复一年的再融资基础上的。换言之,缺乏内生的成长性,只是靠年复一年地再融资大量圈钱,才维持其业绩和有限的分红。这样的蓝筹股,从投资学意义上讲,就是没价值,与真正的蓝筹股——比如汇丰控股从1982年以来的30年中只搞过一次10配3股,却年年向投资者分红2~5次,完全是天壤之别。真正的蓝筹股在上证180成分股中,一个也找不出。

大盘蓝筹股是产业结构调整对象

这一两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反复强调“调结构、转方式”,“要千方百计地把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来”,并将它作为国家战略。但奇怪的是,证券管理层却三缄其口,从来不予弘扬,执意要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传统的、周期性的、已度过了高成长阶段的、过剩的、政府要求转型的大盘蓝筹股上。对此,广大投资者疑惑重重。

市场严重缺乏支撑大盘蓝筹股的资金

目前,市场2500只股票的流通市值为17万亿,总市值为27万亿,其中大盘蓝筹股的市值占到了80%以上,仅银行股的市值就占了52%。而市场的存量资金只有8000亿左右。从筹码与资金的对比上分明是“敌强我弱”。靠这么少量的资金去攻击比重大于二三十倍的大盘蓝筹股,无疑是以卵击石,飞蛾扑火。上周我援引的数据表明,50万以下的账户占了97.8%,散户无力买大盘蓝筹股。今再提供一个股票型基金所占流通市值比重数据:法国47.24%;美国40.28%(美国机构总资金占比50.3%),加拿大31.13%,巴西25.67,英国18.58%,而中国1000多家基金只占流通市值7.8%。这些就是大盘蓝筹股在中国一蹶不振、乏人问津的最本质的原因。

上半年大盘蓝筹股再次明显跑输市场

日前,有关人士在论证大盘股有投资价值时,引用了大盘蓝筹股在一季度跑赢了非蓝筹股12个百分点这项数据作为理由,颇为自豪。但是,却犯了引用过时数据的失误。应该援引今年1月6日最低点2132点自6月15日收盘各指数的涨幅表,结论就大大相径庭:上证指数2132~2306点,涨幅8.16%;上证50指数1571~1769点,涨幅12.6%;上证180指数4852~5498点,涨幅13.3%;沪深300指数2254~2568点,涨幅13.93%;深成指8486~9885点,涨幅16.49%;中小板综指4467~5334点,涨幅19.41%;创业板指数612~742点,涨幅21.24%。数据表明,上半年非蓝筹股的深圳的创业板、中小板和深成指的涨幅最大,远远超过了上海的四个大盘蓝筹股指数。

捕捉能真正跑赢市场的机会

第一,中国的大盘蓝筹股缺乏投资价值,只能在低估值中为大盘搭台,让新兴产业的中小盘股唱戏。第二,要扭转大盘蓝筹股低迷情况,办法只有两条:要么尽早引进养老基金,住房公积金等长线资金入市,像国际股市那样,把机构资金所占市值的比例提高到30%以上;要么大幅度放慢扩容节奏,休养生息,营造市场的财富效应,吸引大量新增资金进场。

第三,在扩容大跃进无法得到扼制的情况下,市场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坚决冷落、抑制大盘蓝筹股,让上证指数长期在低位徘徊,迫使想上市的大盘股,包括几十家城商行和农商行股无法上市。第四,真正的好东西无需大肆叫卖,市场自有逐利本性,而反复叫卖的就决不是好东西;政府敢投入大量资金的板块(如节能环保5万亿,信息产业3.5万亿,七大新兴产业10.8万亿),投资者就应积极果断地跟进;而政府不投入资金的,反而要抑制和调整的对象,投资者就应坚决回避。第五,炒股要听党的话。在告别的两年单边下跌之后,在今年的波段运行市中,应紧紧抓住25倍市盈率的新兴产业、消费、金改等主题,反复做来回,才能捕捉真正的跑赢市场机会。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