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杭州,昨上演生命的接力
合肥血库A型和O型血较缺
亳州夫妇12年献血3.9万毫升
一滴血怎样从“输出”到“输入”?
下一篇4 2012年6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合肥—杭州,昨上演生命的接力
宿州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被火速送往杭州,拯救了一位患者生命
杨皖丽 记者 李皖婷/文 程兆/图
 

昨天安徽宿州小伙杜秋捐献造血干细胞,救活了杭州一位患者的生命。而昨天恰逢第9个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献血者日的主题是“每位献血者都是英雄”。我们向英雄杜秋致敬。安徽从不缺少英雄,亳州一对夫妇12年无偿献血3.9万毫升,却从不声张,但却赢得了无数人的敬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但愿这样的献血英雄越来越多。                 ——编者

昨天上午8点半,来自宿州的小伙杜秋在省立医院输血科开始了他近5个小时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当天下午,这份爱意满满的“生命种子”乘火车抵达杭州,西子湖畔,一个恶性血管瘤患者正等着它救命。    

小两口都学医,知道捐献干细胞不可怕

今年28岁的杜秋和妻子小孙都是宿州人。目前在徐州工作的小两口,2009年就一起报名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前段时间,杜秋被通知与杭州的一名恶性血管瘤患者HLA分型相合。他想都没想,就决定捐献干细胞救治这个非亲非故的“兄弟”。

“要说不担心是假的,但我们都是学医的,知道如果科学规范地操作,捐献干细胞是没有任何危险的。”在近5个小时的捐献过程中,小孙在采集室外等着丈夫,她说,自己为丈夫感到骄傲和自豪。

医生称捐献过程就像“睡了一觉”

省立医院输血科主任陈家萍告诉记者,在采集外周血干细胞时,从一处静脉引出血,通过仪器把需要的细胞提取出来用于移植,不需要的成分再“送”回供者的体内。由于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功能,捐赠造血干细胞后人体将在短时间内恢复原有的造血细胞数量。所以,人不会感到任何不适,对供者很安全。

“捐献者就像睡了一觉一样。”陈家萍说。“这两天我老惦记这事,还是有点紧张,现在我终于能好好睡一觉了。”听到陈家萍的话,杜秋调侃似地说了一句。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杜秋捐献的干细胞已于昨晚抵达杭州,并已成功输入一恶性血管瘤患者体内,挽救了他的生命。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