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李明 星级记者 桑红青) “哈哈!理综比想象的容易一点!”“文综有些题还真不容易得分呢!”“英语试题不是特别难!”……这是记者昨天分别在各考点“蹲点”采访各科试卷难易时,一些考生最直接、简短的回答,综合数十位考生的结论:我省今年语文、数学、英语试题整体难度小于去年,理综试题比去年容易,文综和去年试题差不多,但英语比较容易。
昨天上午,记者在合肥六中南区考点采访时,来自合肥八中的刘建建说,进考场都预测物理会难的,但做完试卷觉得不是太难,令人高兴的是,物理第二题居然和合肥三模题非常相似,这让自己心定下来不少。在受访的考生中,多数表示理综试题比去年试题容易,但时间有点紧张。
“今年文综个别题有点难。”合肥一中李纯说,自己个人觉得文综不少选择题备选答案很有迷惑性,作答时举棋不定,但整张试卷多数题目还是挺顺手的。“英语试题不难,作文让写文理科分科的,写起来没有陌生感,都有话说。”记者在昨天的采访中,考生均表示英语试题不是很难。
对此,记者昨晚第一时间采访了部分合肥市省示范高中教务部门负责人。根据各校反馈的信息分析,今年我省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试题难度低于去年,理综试题难度也小于去年,文综试题有点难度,估计与去年持平。综合起来,预计我省今年考生分数整体高于去年,特别是理科考生,今年考生得分会高于去年。
物理:
要重视实验基本技能培养
安庆一中 包俊明
1. 2012年高考理综物理试卷启示我们,真正提高学生物理素养,提高高考成绩,必须在“双基”上下足功夫,致力于体现物理思想和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夯实基础,弄清有关概念的内涵、外延和有关概念的来龙去脉,要跳出题海,对典型问题深入挖掘,触类旁通。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注重实验基本技能的培养。与前两年一样,今年高考理综物理实验试题平稳过渡,呈现了力学和电学实验均衡模式,仍然不设置高难度的台阶,来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具有稳而不难、新而不偏、活而不怪的特点,做到既考查物理模型、知识、方法,又加强对实验原理的丰富和迁移。今年的高考实验题给出这样的导向:重视教材,回归教材,远离题海。
3. 今年的物理试卷以基本的物理知识为考查载体,不单单从“能力”的角度来审视,而是致力于体现对物理思想、观念和方法层面的要求。这首先就有利于考查考生的继续学习能力,方便高校合理地选拔;其次,对中学如何正确地理解课程标准、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终提高中学物理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
生物:
近年来图表较多的试卷
合肥一中 彭巧玲
1. 情境设置注重联系现实生活。试题多角度设置新情境,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例如选择题第6题,从农林生产实际出发,通过设置“留树保鲜”这一新情境,考查考生在新情境下分析图表、做出判断的能力。试题情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生产生活和科学发展,多角度设置新情境,都要求考生能够从新情境中获取信息,通过比较、分析、综合进行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 试题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少试题都涉及多个知识点,且知识点分布于不同的模块中,具有很好的综合性,考生只有具备良好的知识网络结构并能熟练运用方能得出正确结论。例如,非选择题第30题II,通过在食物链层次的能量流动研究,将种群特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知识点串联,既考查考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也考查了考生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3. 该试卷突出能力考核,凸显出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本套试卷共有6个图表、1个作图,是近年来图表较多的试卷。如第5题原核细胞转录翻译过程图、第29题实验设计表格、第30题II的实验结果表格、第31题绘图等,这些图表清晰简洁地表述了一些很难用较少文字表达清楚的生物学现象,减少了阅读量,增加了考生思考的时间,考生在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同时,要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化学:
有效避免了“题海战术”干扰
合肥一中 任峰
1.情景新。试题在情境的创设上多选材于“与化学有关的科技新发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新应用、贴近学生学习经验的新成果”等。如第7题选取“以NaHCO3和HCOONa的互相转化过程中实现环保、安全储氢”这一新技术为情境,考查学生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键、氧化还原反应和气体摩尔体积等化学基础知识,起点高、落点低。
2.立意高。试题以中学化学核心知识为载体,“坚持能力立意,倡导化学学科积极、正面的教育价值。”充分体现了《考试说明》中对各种能力的考查要求,对中学化学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如第27题取材于“常见食品添加剂亚硫酸盐在食品中残留量检测”这一既贴近考生认知水平,又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创设情境。
3.设问巧。一是设问上采用“单点多维”或“多点多维”的方式,围绕一个问题情境,多角度多维度地进行设问,提高了知识的覆盖面和试题的区分度。如25题围绕信息给出的C、O、Na、Fe元素,设问内容涉及2个必修和3个选修共五个模块知识,特别是第(4)小问将今年《考试说明》中新增的“氢谱”内容巧妙地设置到问题中。
二是在非选择题的设问上“入手容易深入难”。如28题以“废铅蓄电池的回收再利用”为背景,学生对此类选材并不陌生,但在问题设计上不是选择整个工艺流程,而是选择“碳酸盐与处理后的铅膏(PbSO4)反应”为切入点,分层设问,考查学生相关原理知识和科学探究能力。
三是采取“传统题,新设问”的方法,既保留了那些区分度好的经典题,保持命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有效避免了“题海战术”的干扰,体现新颖、变化的特点。如第13题,通过融入“沉淀溶解平衡”知识和改变传统题中“沉淀总量为纵坐标”的设问方式,可能会让那些因“题海战术”造成思维定势的学生在解答时出现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