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蔚华:要助安徽造江南“硅谷”
2012年6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昨日银企对接, 星报记者与“大腕”零距离
马蔚华:要助安徽造江南“硅谷”

记者 宛月琴 王玮伟 丁林 董艳芬 任金如/文 黄洋洋/图
 

昨日,2012安徽银企对接会最大的焦点之一,就是国内“顶尖”的企业家们: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中国城建集团董事长于炼,海通证券公司董事长王开国,达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昼。这些“大腕们”终于在会议现场被星报记者“追”到了,每位企业家还欣然为星报留下了墨宝。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表态,就像当年美国硅谷一样,吸引更多的风险投资来合芜蚌,将这里打造成江南的“硅谷”。

马蔚华:助安徽造江南“硅谷”

足足有半个小时,记者就站在马蔚华的身边,离他只有一个肩头的距离。些许的白发,矫健的步伐,如果不是事先做足了“功课”,真的很难将六旬的年纪和眼前的长者联系在一起。

早就知道马蔚华在安徽工作过,会议的前一天,星报记者还特意跟招商银行“申请”——约马行长的专访,可终因他太忙而被拒。昨天,瞅准领导们巡馆的时机,星报记者们终于跟上了马蔚华的“步伐”。

“与我在安徽工作时相比,这里已有非常大的变化。”马蔚华说,而招商银行的计划是,三年选择600家成长型比较好的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选择一些国内外的私募资金来支持它,建设一些科技型的支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银行扶持力度。

安徽的最大优势,就是中部崛起正逢其时,产业转移正向中部进军。然后,劳动力成本还有优势,资源也很丰富,基础设施完善。合芜蚌企业自主创新试验区,科研机构多,科技成果进入专利很多,加上政府又非常重视,完全可以在这里打造一个江南的“硅谷”,马蔚华说:“就像当年美国硅谷一样,吸引更多的风险投资来到这里支持这里的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创新型企业,这样对安徽未来的发展,特别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非常重要。”

采访结束,马蔚华欣然为星报留下墨宝“鸟在笼中,关羽不能张飞;人在世上,八戒还需悟空”。这幅他很喜欢的对联,也是对招商银行经营理念的最好“注解”。

于炼:城际轨道投资要热过房产

合肥轨道2号线的“大东家”,就是中国城建控股集团的董事长于炼。开幕式尾声,在“省内金融机构、基金公司展区”,星报记者凭借着网络上百度到的照片,终于在一群领导中认出了于炼并“拦”下了他。

浓眉大眼,平易近人,让这位山东籍的董事长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当问及到在皖的投资项目,于炼笑着告诉记者,建地轻轨、地铁、盖保障房,中国城建控股与安徽的民生工程“缘分”真不浅。

500亿规模,首期发行100亿,在大会昨日的签约仪式上,注册地为安徽省的中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基金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这也是中国城建控股集团在继“合肥轨道二号线”、“合肥—六安城际轻轨”之后的又一投资“大手笔”。于炼表示,城际之间的轨道交通建设肯定会是新一轮的投资热点。

事实上,除了建地轻轨、地铁,中国城建控股集团在我省的淮南、安庆、蚌埠、马鞍山等地还有保障房建设项目,用于炼自己的话说,中国城建控股与安徽的民生工程“缘分”真不浅。而就目前合肥正在建设的“地铁一号线”,于炼分析认为,即便是不会直接带动周边楼市的价格,也会给住在地铁延伸附近的市民带来便捷,从而提升住宅的品质。

王开国:把网络“大本营”搬进合肥

昨天,在会议大厅北一号门附近,记者等了十几分钟,才与这位国内的企业家又是学者的王开国对上“话”。

在等待采访的十几分钟时间里,记者听到最多的话大抵如此:“王董,下次一定要抽空来蚌埠”、“王董,我在芜湖等你。”因为在金融超市多家展台前,王开国总是能遇到曾经或正要合作的项目,所以,他成了昨日会场上的“大忙人”。

而在王开国和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道别之后,记者终于有机会“见缝插针”,因此,有了下面的内容:“安徽的开放意识很强,金融投资环境很好。”采访中,王开国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投资环境,他经常来安徽。

他介绍说,海通证券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公司从1988年设立至今,在全国已经拥有 240多个经纪业务网点(含期货,不含大福),参股控股六家基金管理公司和直接股权投资公司,并成立了香港国际控股公司,金融集团框架已经形成。目前,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安徽的项目也有很多,仅昨天会上签约的金融就有十几个亿,包括电子、文化等新兴产业。

采访中,王开国还向记者透露,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营运中心、危难备份中心等后台网络“大本营”将搬迁至合肥滨湖新区,最快将于今年年底正式“落户”。

刘昼:投资有上市意向的企业

中午11点多的飞机,在刘昼董事长离开会场的前一刻,星报记者有幸和他来个亲密“接触”。在资本江湖中,被称为湖南蛮子的刘昼,其领导的达晨创投,也被与“湘军”这个源自大清时代曾国藩的名号联系到了一起。

前天下午就到了合肥,先后看了两个合肥的企业,刘昼开门见山的第一句话就是,要投资一些有上市意向的企业。前天下午看了一家企业,昨天上午也看了一家企业,看的企业类型是农业和互联网企业。

决定在合肥设置办事处,因为安徽是个好地方。与几年前来安徽相比,现在企业要好多了,但是企业家思想开放度相对保守一些,刘昼说,这两年来看在改变,主要体现在开放度方面。

刘昼建议,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就应该与资本市场提前做对接,直接的效应是上市加速多了,现在这些企业慢慢意识到了,好多了。但安徽的企业还缺少榜样的力量,譬如深商,深圳企业走出去意识都比较强。而安徽的农业企业成规模的比较小,缺少整合的意识,很多企业宁为鸡头。而文化产业,很多都有国有企业改制的历史传统,当今的出版需要跟数字结合,报纸迟早要被互联网取代,文化产业需要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多下工夫。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