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为本成立法“主题”
千户居民饮用“勾兑”自来水
一项汇聚多方力量的民心工程
下一篇4 2012年6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我省“民生立法”驶上快车道
利民为本成立法“主题”

记者 俞宝强
 

2007年夏天,住在省城长江东大街的程伟一家晚饭后正想出去散散步,却被一片“烟雾”笼罩,呛得不行,立即回到家中呆着,并关闭所有窗户。那一年,合肥秸秆烧得厉害……

2012年夏天,程伟一家已是7口,儿子已有3岁。晚饭后,一家人很悠闲地散步。这一年,合肥秸秆焚烧已经不再迷城……

秸秆焚烧,市民“痛恨至极”。2007年开始,我省人大常委会开始着手调研,并于2010年出台《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对焚烧秸秆“点名”治理。5年来,我省人大常委会以民生关怀为视角,在立法价值取向上以人为本,开始了社会立法、民生立法的历史性转型。维护民生、保障民生成为我省立法的“主题词”。       

水电气调价必须进行听证 《安徽省价格条例》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民生连着民心、连着发展,体现社会公平,经济越发展,越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现象:公益事业、公共服务,比如供水、供电、供气、城市公交等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服务项目,只要价格发生少许的变化,就会给诸多家庭带来很大的影响。

条例:制定、调整关系城乡居民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和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实行定价听证。

定价机关根据听证会的意见,对定价听证方案作出修改后,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再次举行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方式征求社会意见。

秸秆不在“禁”而在“用” 《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

绿水青山,天赋于皖,是江淮儿女赖以生存发展、引以为豪的家园,必须倍加珍爱,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强省。

现象:早在几年前,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就出台了禁烧秸秆的规定,但一个让人无奈的现实就是:禁归禁,烧归烧,没辙。市民普遍认为,秸秆关键不在“禁”,而在“用”。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各地也尝试过,但收效甚微,因为“买家”和“卖家”都不买账。

条例:农作物秸秆焚烧采取堵和禁只是权宜之计,关键要解决秸秆的综合利用。法对于农作物秸秆焚烧的治理问题,一是要强化监督检查,二是要积极寻找出路,解决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重点是寻找秸秆综合利用的办法和途径。

见义勇为者可享劳模待遇 《安徽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

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大力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升经办管理服务能力,全省人民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

现象:当今遇到不平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人还有不少。在社会转型时期,一些传统道德准则对社会生活的调控力量弱化,社会保障机制和见义勇为法律制度尚不健全,导致“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发生。

条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事迹突出的见义勇为人员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享受同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待遇。省级人民政府对事迹特别突出、在全省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见义勇为人员,授予“安徽省见义勇为英雄”称号,享受省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待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