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婴门”呼唤第三方独立医疗监管
别让个体素质 戕害社会良心
非常道
“庙宇收童子”是惑众谣言还是“促销广告”
“幽灵学校”领教育补助 讽刺了谁
由全家福想到红宝书
下一篇4 2012年6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虐婴门”呼唤第三方独立医疗监管

金戈
 

近日,一则名为“实习护士虐待新生婴儿”的消息在网上传播。在被曝光的博文截图中,一只着蓝色无菌服的女子的手,让脖子脆弱的新生儿处于危险姿势、给婴儿“画脸”。该女子的微博称“2b孩纸完全不反抗的么,被贴了猪鼻纸还睡那么香”。(今日本报11版)

一名实习护士让脖子脆弱的新生儿处于危险姿势,其目的不过是为了达到调笑的效果。对于这名实习护士的所作所为,笔者感到匪夷所思,这简直就是对新生婴儿的无知,护士应该知道新生婴儿的脊椎非常脆弱,这样做或许当时并不会立即产生不良后果,但很有可能会对婴儿以后的发育成长带来不利影响。作为一名医学院校的学生不应该不知道这种行为的后果。

除了指责缺乏医德之外,笔者更为担忧的是,这名实习护士是出于一种炫耀的心态才在微博上自曝其丑。而如果不是出于这种目的,那么这样令人背后发凉的行为很有可能无因可索了。

鉴于此笔者想起了另一出虐婴丑闻。2011年6月,一段“育儿嫂虐待婴儿”的视频在网上疯传。视频中,育儿嫂将仅10个月大的婴儿高高抛起,重重摔在床上;不仅殴打、谩骂婴儿,还让婴儿啃她的脚趾。而这则视频是由婴儿的母亲利用摄像机拍下的。在如山的铁证面前,《刑法》却缺乏制裁的条目。《刑法》规定的虐待,说明是家庭成员之间的行为,而保姆这种情况,不在这个范围内。而且,即使是虐待,也要造成一定后果。否则法律也处理不了。-般来说,保姆虐待婴儿,只能从道德层面上给予谴责。

如果对实习护士的行为进行监督则更为难上难了。在医院壁垒面前,第三方个人的监督只能是望洋兴叹。

知耻而近乎勇,笔者呼唤第三方医疗监管。医院本应该是治病救人之所,但在以医养药、矫枉过正的背景下,悬壶济世的妙手仁心渐行渐远,一颗贪婪之心却能登堂入室。

在医患博弈中,患者倘若一再容忍,只能进一步助长不良的治疗之风,惯坏不称职的医疗人员。接连出现的缝肛门、虐婴门事件早已经越过了公众的容忍底线,不当的医疗行为已经到了必须下决心整治的时候了。除了患者自身要增强维权意识,我们需要第三方监管机构,让一个客观权威的“监管者”与监管制度,帮助普通消费者将医疗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将医患纠纷有效地化解。

当然,独立于医院和患者之外的第三方医疗监管机构,笔者以为不应该过分地带有官僚化色彩,应该加强独立个人介入机制。第三方机制也应该从另一个角度着眼,如医院定期向社会公布相关医疗录像等,而不是当做内部资料,仅限内部交流。

无论第三方是个人还是机构,唯有彻底摆脱任何利益纠葛,独立医疗监管才能迫使不当医疗之风低头,使不当医疗行为不敢越雷池一步。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