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我的眼,替我凝望她们的明天
江淮一览
中国记协追授陈巍、周全报 “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参与建设本身就是一种骄傲”
下一篇4 2012年6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留下我的眼,替我凝望她们的明天
安医大二附院一重病患者捐献遗体和眼角膜
颜理海 戴睿 记者 李皖婷/文 程兆/图
 

“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春天里。”2012年的春天已经过去,肥西的阿志(化名)却作出一个决定,由于负担不起高额的手术费用,患有主动脉夹层瘤、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他选择放弃治疗,并捐献自己的遗体和眼角膜。“我走了,我的眼角膜还能替我继续看着两个可爱的女儿和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阿志原本是肥西的一个普通工人,今年2月份,他因为时常胸闷,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瘤、慢性心功能不全。医生告诉他,这是一种很严重的心脏病,不做手术随时可能离世。然而,高额的手术费用让阿志一家人望而却步。

病魔无情,仅仅3个多月,阿志进了四次医院,重症监护室里一住就是半个月。5月30日,第四次住院的阿志病情突然加重,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阿志意识到,如果再不手术,也许等待他的就将是永久的黑暗和虚无。

“治病已经花了15万,家里的积蓄早就花光了,还欠了亲戚朋友不少债。医生说,去北京、上海做手术还要20多万,我们上哪儿再凑这么多钱呢?”昨天下午,在安医大二附院的病床前,阿志的妻子王蓉(化名)说着说着就红了眼圈。

思忖良久,阿志决定放弃治疗。“两个女儿一个15岁,一个才8岁,我想给她们减轻点负担。”阿志虚弱地靠在病床上,病情加重导致的呼吸急促让他说话时有些费力。看到妻子在一旁啜泣,阿志无力地抬了抬手,“别哭,我也不舍得离开你们,但事已至此,还能怎么办呢?”

说话间,大女儿萌萌(化名)站在病床前安慰母亲,小女儿由于年纪太小,茫然无助地牵着姐姐的衣角。

留下这双眼,替我守护你

决定放弃治疗的阿志向医生说出了自己最后的心愿,他要将自己的遗体和眼角膜捐献出来,帮助更多的人。“走了之后,眼角膜还能留在这个世界上,让盲人重见光明,也等于是替我继续看着两个女儿,看着这个世界。”阿志故作轻松地笑了笑。

“不能捐!”这是王蓉的第一反应,“我们是农村人,怕被人背地里戳脊梁骨,说不给丈夫留个全尸。”

然而,看着丈夫坚定的神情,王蓉最终含泪同意了这个决定。“爸爸要把眼角膜捐出去,是做好事,我支持他。”病房外,萌萌拉着记者的手悄悄地说。

昨天下午,省红十字会眼角膜库主任屈志国来到阿志的病床前,在得知他同意捐献出遗体和眼角膜后,帮他联系了远在肥西的父母。屈志国告诉记者,来医院之前,他查阅了阿志的背景资料,发现他还捐过骨髓,目前仍是中华骨髓库的在册者。

昨晚7点多,阿志的父母及所在地村干部赶到安医大二附院,在听说儿子救人的心愿后,两位老人最终同意。目前,相关捐献申请手续已办完。

屈志国说,阿志离世后,他的遗体将用于医疗教学的解剖研究,眼角膜也将让更多的人重见光明。而他的名字将被铭刻在大蜀山文化陵园里的省遗体捐献者纪念碑上,受后人瞻仰纪念。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