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在一间看上去像仓库的办公室里,在只有几位编辑、每个人身兼数职的情况下,这份由原省计划委员会(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前身)主管、省经济信息中心主办的《安徽市场报》诞生了。5月11日,记者采访了本报创办发起人之一张韧,谈起创办这张报纸的情况。用张韧的话说,“当时的困难只是物质上的,精神上从未觉得困苦,没有人打退堂鼓。”
开栏的话
一张报纸记录一个时代。一张都市报见证一个城市的变迁。
2012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市场星报》(前身《安徽市场报》)将迎来创刊20周年。这20年来,我们走过三大步,1992年以行业报面世、1999年转型为都市报、2010年更名改版华丽转身,每一步,我们都迈得坚实有力。
走过20年,我们见证了时代变化,也记录江淮表情,更成为这个火热年代的参与者、推动者和亲历者。20年来,我们责任至上,公信天下。为都市秉烛,为民生立言,为创富开路,市场星报人有激情,在状态,铁笔蘸墨,镜头为枪,支撑着新闻梦想,肩负着社会责任,有新闻的地方,我们始终冲在第一线。
20年如白驹过隙,往事却并不如烟,我们风雨兼程,春华秋实。从今日,本报将陆续推出20年系列报道《见证20年》,这里有关心本报成长的高端人物访谈,有20年来我们报道的人和事的回顾……20年的故事,即将在这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文字里静静地流淌出来。
今天,首先来讲述往事的是本报首任社长、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原常务副主任、文汇新民报业集团原纪委书记兼综合党委书记张韧,听听她如何讲述20年前我们的热血青春。
采访对象:张韧 职务:《安徽市场报》首任社长
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原常务副主任
文汇新民报业集团原纪委书记兼综合党委书记
当年应运而生,如今应运而变
《安徽市场报》1992年创刊,2010年更名改版,期间由一份行业报转变为都市报。“当时不是谁头脑发热,也不是什么长官意志。”张韧反复强调,《安徽市场报》不是一张机关报,而是在“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下应运而生的”,“九十年代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太快了,尤其上海浦东开发开放,风生水起。省计委派调研小组到浦东考察学习,我任组长,也参加了省委对开发开放沿江的调研。深深感受到省内各界对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而发展经济,社会上最需要的就是信息。安徽那时缺少一张提供市场经济技术资讯的专业报纸。我们何不办一张《安徽市场报》?恰恰可以满足这一方面需求。同时,省计委的工作在转轨之中,市场报也能配合计委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省信息中心既然叫信息中心,它的责任就是为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有了《安徽市场报》,我们就不像从前只能通过开会、办内刊或者跑到工厂、农村去发材料送信息,而是有了更为权威、客观、确凿的信息传递渠道,覆盖范围更广泛,更贴近百姓。”
张韧又说,当然,办报不容易,但是我找到一位好总编辑刘济民,曾多年工作于《安徽日报》和《西藏日报》,有了这个条件,我们就打报告申请创办《安徽市场报》。得到了时任省计委主任张平的大力支持,并且明确本报要面向社会大众、面向市场。所以“当年是应运而生,就像如今改为都市报是应运而变”。
只要有作为,就会有地位
《安徽市场报》创办之初,人财物都白手起家,发行广告也从零开始,确实困难。张韧回忆,从省信息中心抽调了几位骨干人员到报社。主要是刘济民作了很多贡献。他有很好的办报经验,招聘业务人员,又动员了不少社会资源。第一年,有的人还没列入正式编制,运作资金也紧张。但我们一直相信一句话叫“只要有作为,就会有地位”,不能处处伸手,先把它办起来再说。
“我们这批人很坚韧努力,信息中心和计委各部门都支持,计委还帮报社筹集开办资金,渐渐地我们在报界站住了脚跟,有了地位。”张韧说。
读者不需要你,就没价值
1993年秋天,张韧回到上海定居,任新民晚报党委副书记。后来在文汇新民报业集团纪委书记兼综合党委书记岗位上退休,曾是上海市报协副主席。谈到如今纸媒面临新媒体冲击的困境,张韧介绍了《新民晚报》的一些对策。
“做报纸一定要抓住读者,读者不需要你,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新民晚报》就“细分读者市场,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人群,多样化地提供信息。逐年开办了新民体育报和社区报、地铁报等。他们办的新民网也有相当的点击率。晚报开辟的‘新民茶室’,就专门吸引中老年读者。《新民晚报》始终关注民生问题,‘夏令热线’和‘冬令热线’是坚持多年的著名品牌栏目,民众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热线’到报社,报社立即反映给政府有关部门,有关部门通过‘热线’及时将解决问题的情况反馈给民众,互动效果非常好。这样的热线活动连市长都特别关注。”
张韧说:“报人要有正义感,有风骨,敢于维护人民的利益,更要严谨,否则反被别人咬一口。所以,热血+大脑,才能办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