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绝13载
2012年6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痴绝13载
这一场地铁梦合肥整整盼了13年
星级记者 徐涛 文/图
 

你知道吗?13年前的合肥曾经也有过上马有轨电车的遐想,但那时要达到申报标准近乎“天方夜谭”。于是,这一设想被瞬间遗忘……

收获果实的喜悦,总是令人淡忘昔日历程的艰辛。然而,当一个终点划定时,却又容易勾起人们去回望那个起点,特别是那些不该被遗忘的激情往事。

心酸:13年前也曾有“黄粱一梦”

梦醒时分:1999年

梦想指数:☆☆☆☆☆

合肥作为省会城市的历史并不长。最初,合肥就是一个人口不过5万的小县城,改革开放以来,合肥城市建设进入了起跑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的快速扩张,城市固有的先天格局不足的矛盾日益凸现出来,缺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牛鼻子”项目。

轨道交通,是指城市中有轨大运量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全称叫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包括磁悬浮列车、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

最早曾在1999年,合肥市也曾筹备过有轨电车,但当时的道路状况和城区设置比较落后,经济水平有限,项目没有落实下来。

随着合肥城市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升,在2003年初的合肥城市规划展上,该市最早提出了建设轻轨的设想。时任安徽省政协委员、省国土资源厅高工李益湘也曾呼吁,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应尽快制订方案,迎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代的到来。不过这一设想却并不为广大市民所知,也不令广大市民“所想知道”。

毕竟,“自家的丑自家最清楚”,想达到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申报标准,近乎“天方夜谭”。于是,13年前的轨道交通建设“遐想”瞬间被遗忘……

质疑:“我们合肥也能建轻轨?!”

梦醒时分:2005年

梦想指数:★☆☆☆☆

直至2005年4月初,时任合肥市委书记的孙金龙敏锐地看到了合肥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公共交通,尽快建设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决策部署。

然而,这一敏锐的洞悉却同样遭到一些人的猜疑。即使是合肥市民都难免有着“我们合肥也能建轻轨?简直搞笑!”的调侃,甚至还有网友发帖直接批判“领导的鼓吹”。

的确,回想昔日市民每日“照面”的合肥,那被誉为“安徽第一路”的长江中路也仅仅6车道宽而已,在这座狭小的城市老城区基本上还没见过什么叫沥青路面,而如今多如繁星的下穿桥和立交桥那时更是屈指可数,至于高架桥也自然是想也未曾想过,更何况于所谓地铁、轻轨类的轨道交通……

就是在一片不屑的质疑声中,次年6月,由规划部门编制的合肥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年)正式提交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在这份规划里,合肥市计划在五年内建设一条长16.2公里、地下4.5公里线路的轨道1号线。

遗憾:申报良机被迫进入“弯道”

梦醒时分:2007年

梦想指数:★☆☆☆☆

2007年的合肥,在令全国兄弟城市震撼的“大拆违”举措之后,已经初显“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的新生姿态。一片机器轰鸣声,即意味着一条条城市道路的“脱胎换骨”,路幅成倍增加,“破棉袄”的路面也随之穿上“黑西服”;“畅通一环”一座座下穿桥的贯通,宣告地下交通时代的来临,令广大市民充满期待,甚至有些“迫不及待”;与之同时,轰然拔地而起的金寨路高架桥却又在高空中不甘寂寞地抢夺着眼球;特别是滨湖新区的建设更是在悄然改变着一种感情——从合肥人不愿提及合肥,到合肥人乐于炫耀合肥。

就在广大合肥市民为看到希望而享受欣喜时,而作为“领舞者”的孙金龙与时任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存荣却正备感压力。合肥市建委副主任、轨道办主任姚凯向记者回忆说,按照国家规定,申报地铁项目的城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要在1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在1000亿元以上。2007年,合肥市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1334.2亿元和101.98亿元,已满足建设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经济和客流规模等要求。

合肥虽然满足建设轨道交通的经济条件,但是国家同意申报建设轨道交通的第二批城市只有10个,合肥并不在其中。

突袭:厉兵秣马只为不错失良机

梦醒时分:2008年

梦想指数:★★☆☆☆

“作为全国27个省会城市之一,合肥如果不做‘大城市’,那要做什么样的城市呢?”孙金龙和吴存荣曾无数次用这样的疑问提醒自己。的确,省会城市的地位,决定了合肥必须要成为一个区域性的中心城市,而将合肥打造成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合肥提出了“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战略,力争早日把合肥建设成为一个辐射全省、崛起中部、承东启西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遗憾的叹息不会有任何利好。于是,为了尽快解决城市道路的拥堵问题,合肥决定先期做好“上马”的一切准备,等待时机再次发力。2008年,合肥城市有轨电车一期工程被列入当年该市市政府直接调度的21个重大建设项目。

同年3月,合肥市建投集团面向全国公开招聘,选聘隧道、车辆、通信、信号、供电等轨道专业骨干人才。

同年5月,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发文成立“合肥市有轨电车一号线建设指挥部”。

同年6月,合肥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有轨电车公司筹备组。在合肥市马鞍山路与一环路交叉口的西南角,一排活动板房出现在市民眼中,这就是合肥市有轨电车一号线建设指挥部和有轨电车公司筹备组办公所在地。

同年7月,北京城建设计院向合肥派驻20多人的前期工作组,并立即开展1号线设计前期工作。至10月,指挥部就有轨电车一号线线位设计、敷设方式,与高铁和机场灯光带协调对接等问题,进行了无数次的方案比选和论证,这也为以后轨道交通1号线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