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占据全球市场“半壁江山”
2012年5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蚌埠玻璃研究院自主创新,成就全市首个百亿集团
产品占据全球市场“半壁江山”

记者 张火旺 王旭东 文/图
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面对国外技术封锁与垄断,我们该怎么办?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蚌埠玻璃研究院)给出了标准答案:自主创新,发展民族的,成为世界的。2011年,该院改造的中国第一条全氧燃烧浮法玻璃生产线一次投产成功,随后余热发电项目也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打破了国外垄断。

记者还了解到,该院申报的太阳能电池用光伏玻璃技术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依靠集成创新的蚌埠玻璃设计院,年营业收入也从改制初的几千万元跃升到2011年的100亿元,成为蚌埠第一个收入突破百亿的企业集团。 

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该院开发建成的世界单体规模最大的“一窑五线”光伏玻璃生产线,在技术、质量等关键指标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日前,在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研究开发中心实验室,记者见到了这块聚焦行业关注目光的“神秘”玻璃。就是这一片看起来平淡无异的玻璃,却凝聚了该院众多专家和工作人员多年智慧和汗水。

“微铁高透过率玻璃,也称光伏玻璃或超白光伏玻璃。”该院研究开发中心常务副主任王芸介绍,光伏玻璃是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中不可替代的关键材料,作为太阳能电池盖板,它通过多次折射,能够充分吸收太阳光,最大利用率地将太阳光的光能转化成太阳能电池的电能。而这项技术对太阳能量的透过率等保证电池正常运转的关键技术指标要求非常高。此前,该项技术长期被法国、美国、英国的大公司垄断,严重制约了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

业内专家分析,该成果打破了国外垄断,催生了我国光伏玻璃产业的诞生及快速发展,满足了太阳能产业高速增长对关键材料的迫切需要,对促进与推动我国太阳能利用及提高太阳能产业的国际地位意义重大,同时也奠定了蚌埠玻璃研究院在该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针对我国光伏玻璃产品及制造技术的空白,必须打破国外垄断,发展民族的液晶玻璃产业!”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彭寿下定决心,进军信息显示玻璃行业。

通过新工艺和节能新技术,该院为中航三鑫在蚌埠开发建成了世界单体规模最大的“一窑五线”光伏玻璃生产线,在技术、质量、规模、能耗、投资等关键指标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产品通过国际公认的瑞士SPF太阳能检测中心最高级别U1级认证。利用该成套技术,该院和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已建成或在建30多条生产线,产品占我国光伏玻璃市场约85%和全球市场约45%的份额,对促进与推动我国太阳能利用及提高太阳能产业的国际地位意义重大。

成就首个百亿企业

蚌埠玻璃研究院实现了由单一科研设计院所向科技型企业集团的转变,年营业收入从改制初的几千万元跃升到2011年的100亿元

谈到蚌埠玻璃研究院在强化自主创新、服务地方经济方面所做的工作,该院副院长李志铭告诉记者,近年来,蚌埠玻璃研究院积极投身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试点省建设,全面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了从单一科研设计单位向科技型企业集团的快速转型,为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做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玻璃研究院在蚌埠投资建设了占地2000多亩的国家级玻璃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发展新玻璃、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区内建成了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线,成功实现了技术升级;投产了国内首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用TCO玻璃生产线,填补了国内空白;利用自主创新成果建设的高纯电熔氧化锆项目,产销量已居全球榜首。同时,在园区相继投产的超细硅酸锆、电子级球形石英粉、球形氧化铝等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均已取得良好经济效益。这些成果完善了太阳能光伏、电子信息显示等产业链,为企业在蚌埠打造全国最大的新玻璃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增添了新的活力。

如今,依靠集成创新的蚌埠玻璃研究院实现了由单一科研设计院所向科技型企业集团的转变,年营业收入从改制初的几千万元跃升到2011年的100亿元,成为蚌埠第一个收入突破百亿的企业集团,到“十二五”末,该院又确定了收入突破300亿元的目标。

整合资源集聚发展后劲

蚌埠玻璃研究院不断整合资源优势,建设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

记者了解到,蚌埠玻璃研究院在新兴产业研发孵化方面有所作为,得益于该院不断整合各类资源优势,形成自身独特的创新体系,集聚了新兴产业发展的后劲。

2009年,国家科技部批准蚌埠玻璃研究院建设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蚌埠玻璃研究院充分发挥这个平台的作用,建设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通过开展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培育了一批转型发展急需的高科技含量的技术成果,培养和引进了一批包括国家“千人计划”在内的科技创新带头人,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除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外,该院正在建设玻璃工业节能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薄膜太阳能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玻璃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13个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

联合重组也是创造企业价值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蚌埠玻璃研究院先后重组了安徽华光光电材料科技集团、蚌埠市建筑研究院等,形成了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高新企业助推蚌埠腾飞

随着自主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不仅是蚌埠玻璃研究院,更多的企业越来越重视创新

“随着自主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不仅是蚌埠玻璃研究院,更多的企业现在越来越重视创新,蚌埠市自主创新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蚌埠市科技局局长刘自力兴奋地告诉记者,去年,蚌埠全年专利申请量达3368件,其中发明专利1250件,占专利申请总量的37%,居全省第一位,蚌埠科技创新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市委、市政府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方面非常重视,做了大量工作。”刘自力说,为帮助企业申报高企,享受更多国家和省级优惠政策,更好地推动蚌埠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市科技部门筛选出一批比较符合条件的企业重点加以引导培育。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