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媒体5月19日报道,英国一台ATM机日前发生故障,顾客取款时会吐出双倍数额的现金。此消息不胫而走之后,很多人赶来提款,故障持续两个多小时,200多名顾客取走现金。事后银行称错在自己,顾客不必为银行工作失误负责,不用归还多余的钱。(5月21日《大河报》)
顾客多取钱,其实是可以用法律惩罚的。按英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果提款者在明知机器故障的情况下故意多取钱,他们可能被发卡银行以偷窃罪起诉。然而,英国银行却往往选择不追究。一方面是因为追查的费用开销更大,得不偿失;另一方面是不敢得罪顾客。如果顾客用脚投票,太不划算。
在英国,因银行设备出故障,储户多拿了钱,银行既不要求归还,也不运用法律追责,英国银行这种为自己出错埋单的经营理念,令中国储户艳羡,更令国内银行汗颜。
相比英国银行,国内银行的一些霸王条款就够储户难受了。比如,几乎所有的国内银行都规定:“取款当面点清,离柜概不负责”。然而,这个规定暗藏玄机:少付了钱,银行不负责;多付了钱,银行却向储户追责。显然,这是个典型的免责规定,是个很不平等的条约。
当然,我们也不支持储户多拿了银行的钱不还,毕竟这种行为属于不当得利,于情于理于法,都是行不通的。问题是,虽然英国银行“为错埋单”不可复制,但英国银行自我检讨反思的态度,却值得国内银行学习。
日前,周小川在媒体刊发文章称要打破银行业的垄断,进行改革,“健全资本约束机制,推进股权多元化,切实打破垄断。” 但是,“打破垄断”的话题早已不再新鲜,因为很多时候并没有“真打”、狠打,利益链条密切的垄断坚冰更不会轻易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