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盐红四方兴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大型化工企业。近年来,随着合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与合肥城市化布局已不协调,中盐红四方决定将老区企业搬迁至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截止到今年1月,老区已全面停产搬迁。目前,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新基地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在不久的将来,它将续写属于红四方的辉煌。
现场:新区已现“大化工”的英姿
5月15日,走进中盐红四方新区建设工地,记者看到,整个新区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环顾四周,整个中盐安徽红四方化工基地的框架已初现雏形。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发展部副总工程师王晓华,向记者介绍了项目建设的具体进度:“目前,一期合成氨系列产品项目总体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部分装置已进入单体试车、试压试漏、吃扫和联动试车阶段,合成氨装置工序设备安装已全部完成,目前的主要工作是少量配管的收尾和地面硬化工作。”
尽管烈日当空,但工人们却依然不知疲倦地在施工现场忙碌着。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的工人,来回穿梭在工地上,对设备进行局部调试和维护,他们的身影成为工地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工地一侧,几名工人围坐在一起休息着,但他们讨论的话题,却还始终围绕着工地建设的情况和接下来的任务分配以及注意事项。还没等记者上前参与进工人们的讨论,休息的时间就结束了,工人们忙不迭地站起身来,重新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类似的场景,在工地里的每个角落屡屡上演着,在工人们的努力下,中盐红四方新区,赫然呈现“大化工”的英姿。
目标:续写属于“红四方”的辉煌
“红四方兴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陈云、陈毅、彭真、杨尚昆、朱镕基等先后来企业视察,给全体员工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五十多年来,红四方人牢记领袖的嘱托,奋发有为,企业由小到大,逐步发展成为国有大型企业。”谈到红四方,王晓华的语气里有着说不完的骄傲。
而目前,新的中盐合肥化工基地将续写属于红四方的辉煌。
据悉,中盐合肥化工基地,依据中国盐业总公司与合肥市政府签订的协议,规划项目总投资114 亿元,占地面积5250 亩,有煤化工、盐化工和精细化工三大板块项目。其中煤化工合成氨系列产品项目是:60万吨/年氨醇、100万吨/年纯碱、30万吨/年尿素、100万吨/年复合肥;盐化工氯碱系列产品项目是:30万吨/年烧碱、20万吨/年糊树脂、15万吨/年保险粉;精细化工系列产品项目:4.5万吨/年吡咯烷酮系列产品、30万吨/年精细化工及新材料系列。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140亿元,预计工业增加值达到35亿元,最终形成以“盐化-农化-精细化工”为主体的多元化工产业基地。
员工:“最困扰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目前,复合肥项目已率先建成投产。在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新基地的复合肥生产车间里,一批工人正紧张地忙碌着。
已经在红四方工作了十几年的老员工王鹏,就是其中的一员,专心工作的他并没有注意到记者的到来,他正驾驶着叉车,有条不紊地往生产线上运送原料。直到把手中的任务干完,他才注意到一旁驻足观望良久的记者到来。
“厂区整体搬迁,带来的变化很大,但体会最深的,莫过于我们这些一线工人。”王鹏告诉记者,原先公司在老区的时候,由于技术力量跟不上,复合肥的原料只能使用袋装原料,这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现在,新区建设投入了大量的机械力量,引进使用叉车、装载机装载物料,原先的袋装物料便可替换为现在的散装物料了,这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节约了劳动力,原先一条生产线上需要30多个工人,现在只要25个左右就可以了。
谈到新区带给自己的实惠,王鹏仿佛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现在生产车间的环境,生产化肥时,时常会产生很多有害气体,以前在老厂区时,生产线的味可不好闻,现在到了新厂区这边,整个环境比以前好了很多,最困扰我们工人的异味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亮点:绿色发展成新区发展新道路
目前,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成为化工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准,而在环保方面,中盐红四方新区也采取了独特的措施。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罗斌告诉记者:“中盐红四方新区建设,按照科学发展、绿色环保、循环经济发展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发展原则,通过实施绿色生产、节能减排、废弃物利用,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产高效的具有示范意义的新型工业基地,建设高水平的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基地。”
此外,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还依托已有的产业基础、技术基础和市场基础,通过产品链的相互衔接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之路。
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减少废水、废渣和废气的排放,另一方面将“废物”作为原料实现资源利用,形成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链,从而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合成氨系列产品项目的研发与生产过程中,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氨,采用多原料浆与纯氧气化工艺制备粗合成气,经过脱硫脱碳等工序合成氨。不仅能降低投资费用、降低装置能耗还能提高能量转化利用率。
记者手记
走进中盐红四方新区的项目采访,给记者体会最深,印象最深刻的,并不是项目的经济效益有多大、科技含量有多高。而恰恰是一线工人王鹏的一席关于新区改变的体会,让记者感触良深。
一个企业要发展,最重要的是企业员工的奉献,而调动员工积极性最好的方式,就是给员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处处为员工着想,让员工以企业为家,以企业为荣,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在中盐安徽红四方新区,记者感受到,从一线工人,到中层领导,再到企业高管,几乎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对项目的负责,对工作的认真和对企业的骄傲。几乎从每个人的嘴里,记者都能听到中盐红四方新区项目,带给大家的改变与实惠,和对项目未来的期待与信心。
一个企业想要走向辉煌,或许不难,但如何能够一直保持辉煌?或许,这次采访的中盐红四方新区项目,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