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广州小学开始统一报名。一些学生家长为让孩子上名校都提前开始守候。2012年,广州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比例为10%以内,符合户口条件的地段生不用担心。一名家长为孩子上名校,将其户籍挂在了公厕。对此,有学校为甄别身份要求学生提供家里的水电费单。(5月13日《广州日报》)
家长为孩子上名校,将其户籍挂在了公厕。这种事情好笑吗?一点都不好笑,反而是可悲。针对此事,应该明确的是教育不可能让所有人成才,笔者以为其基本作用有三:其一,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其二,让社会阶层有序流通,不固化,不板结。其三,教化民众,安抚人心。
而这种市场化的教育,显然是残缺不全的,虽然广州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比例为10%以内,但这就有了无限种可能。正如考上重点大学的概率是10%左右,家长们还是不遗余力地将孩子送入名校一样。
这样的教育只发挥了第一层次的作用。占据优势社会地位的父辈们早早地用金钱为他们的孩子买到了名校的入场券,次一层次的父母们也只能向制度低头,通过各种手法将孩子送入名校。
与其批判这个择校制度,大部分人显然选择顺从,顺着这个思路,笔者应该指出的是应试教育的一大弊端就是填鸭式教育,在于熟能生巧,而不是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正如《卖油翁》中老翁的一句话:“无他,唯手熟耳。”
巧的是故事的主人翁陈尧咨恰恰中过状元,不过更有意思的是,科举考试的状元们大多难成大方之家。
这也与当下的应试教育制度暗合。高考状元理应是天之骄子, 人中龙凤。不过二十多年培养出来的高考状元大部分泯然于众人,无所作为。
从中我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呢?笔者以为选才制度虽然经过几千年的变迁,但其内核并没有改变,从最初的被贵族垄断,到九品中正门阀制度,再到寒族地主势力崛起,才有了相对公平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离我们最近,也最容易研究得出一些结论。笔者发现,在科举中得志者,除了一些的确有才智的人,更多是一些地方豪强,通过科举犹如给自身一个包装。而科举成熟期所考的八股文,也排斥独立的见解,推崇以圣人的口吻代圣人立言,首先要能够模仿圣人的腔调,能通过科举的捷径除了作弊之外,也就是发愤苦读,熟能生巧,模仿圣人的口吻,还是那句话,唯手熟耳。
分析当下的教育目的,功利的教育,读书目前还是一个很功利的事情,不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知识层次,而是为了获得一张文凭、一个敲门砖或者是直接为了找到一份不需要杰出的才智却可以获得可观收入的所谓好的工作。而文凭,更多的是一种包装,至多能发挥分蛋糕的入场券作用,很多时候没有发挥做蛋糕的作用。
教育改革在继续,不过只在百分率上做文章, 消除所谓的名校的马太效应,首先要从改革选拔制度入手,是选拔做蛋糕的人才,还是仅仅将教育作为包装?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