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青年余竹云
2012年4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多面青年余竹云

记者 丁林/文 倪路/图
安徽中环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 余竹云
 

有人说他有点“愤青”,他说,只是说自己想说的,做自己想做的;他是房地产商,但和其他地产人不一样,他不仅盖漂亮的房子,还有“忧国忧民”的文人情怀;他连续两次参加博鳌论坛,成为“安徽唯一”。

2012年博鳌归来,本报记者专访了全国青联委员、安徽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安徽中环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余竹云,为您展现多面的余竹云。

标签一 “宅男”

“玩微博不是赶潮流,是想更加立体地了解社会”

“这是南怀瑾的境界,我想自己这等凡人到了80岁可能才会有这种领悟呀:世界上任何人,一辈子只做三件事:不是自欺,就是欺人,再不然就是被人欺。你看世界上的人,能不能逃出这三样事?能逃出了这三样的话,就跳出三界外了。”

2012年4月10日,上午11:26,余竹云趁着快下班的时间,发了上面这条微博。

晚上23:01,入睡前的余竹云又更新了一条——“在全球化、互联网知识爆炸,人人追求自我个性的时代有兴趣讨论一下什么是低调?低调的定义又是什么?低调对社会文明推动发展有何作用?如果每个人都崇尚低调,那么这个社会又会是怎样一种语境?”

一直听说有个新徽商余竹云,连续两年受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而且到目前为止,是唯一一个在博鳌“发出声音”的安徽企业家。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助理姚金嫚告诉记者,余竹云是个典型的“宅男”。

此话得到余竹云本人的认同。他说,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玩玩微博看看书就是他主要的消遣方式。他不抽烟不喝酒,也很少出去应酬。他说自己不爱去人多的地方,喜欢一个人散散步,归结为个人性格内向,“有真性情”。

微博兴起以来,余竹云也实名注了册。他说,自己玩微博不多,谈不上“微博控”,而玩微博也不是为了追赶潮流,是想更加立体地了解社会。

说到微博,余竹云也有自己的困扰,有些时候的自己,被误解为作秀,“引来了很多暴力语言”,微博也一度关闭。今年3月2日,在北京开会期间,一位老将军告诉他,做自己的事为心灵,各活各价值,如果没有反对意见,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两天后,微博上“清净”了几个月的余竹云,又在微博上登出了他与那位将军的合照。

标签二 “商人”

“不求做到行业内最大最强,但要立志成为受社会尊重的优秀企业”

一个公司内广为流传的故事:2009年,中环城项目在合肥经开区启动,然而,公司内,不仅管理层需要打卡上下班,深入一线干活的农民工,每次出入工地也需要打卡。余竹云说,工人打卡干活是一种尝试,有了卡记录,工人的工伤认定及工作时间,就有了依据。

这是余竹云带来的创新。“工作要有激情,要对得起自己的八小时。”余竹云一直这样告诫员工。

军人出身的余竹云,曾在政府部门待过。后来发现不是志趣所在,辞职后求学并加入了香港京信通讯集团。2003年,余竹云凭借自己敏锐判断,认为通讯行业可能面临低谷,随后,他又加入了香港中环集团。

2004年3月,余竹云创立了安徽中环投资集团,完成了人生由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到学生再到企业家的“三级跳”。他说,他感谢合肥这片土地,更留恋这片土地,他愿意继续植根合肥。

在很多人眼中,他年轻有为。经过八年的发展,如今安徽中环投资集团,搞房地产、做网络科技、涉足文化传播,还把公司开到了上海。八年来,余竹云成了安徽商界的风云人物,更是被认为是新徽商的杰出代表。

2011年,注定是余竹云人生中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他置身“亚洲青年领袖”行列,成为博鳌亚洲论坛十年来,唯一受邀的安徽企业家;当年9月份,在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余竹云更是被评为“中国好人”。

余竹云说,做企业不完全为了赚钱,更要与社会对接。他说,他的企业不求做到行业内最大最强,但要立志成为受社会尊重的优秀企业。

标签三 “好人”

“做自己身边力所能及的事……”

在百度词条上搜索“余竹云”,逾三分之二的页面介绍的是余竹云的慈善经历。

说起做慈善,余竹云说他只是做自己身边力所能及的事。他说,他所做的事,和陈光标等人的方式不同,“我只是帮助了我身边的农民工、服刑人员的子女……”起初,余竹云并不了解公益与慈善的含义,更不知道做好事能带来巨大的幸福感。

2001年,辞去政府部门工作后,余竹云“下海”跑业务,也赚了一笔钱,当时,父母们就认为,儿子挣钱自家盖小洋楼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余竹云没这么想,当年,他用辛苦跑业务得来的3万元,捐出来为老家修了一条乡村公路。可过年回家时,他发现,村里六七十岁的老人们,看到他每每鞠躬、微笑,这对他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触动。一时间,他感受到被人尊重的感觉很温暖,可以给自己带来幸福感。

“一时难以改变大环境,但是可以改变自己和周围。”余竹云这样说,但也是这样做的。2009年冬,合肥市气温骤降,身在上海的余竹云打电话让人连夜为农民工宿舍采购230多套空调。他说,农民工是他的合作伙伴,空调带来的不仅是温度,更能调动工人心灵的温暖。

针对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他于2007年5月成立的“中环竹云助学基金”是全国第一个专项救助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希望工程救助基金。而就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余竹云也不忘策划下一次慈善活动。

2011年9月,余竹云被评为“中国好人”,也是当年荣登好人榜的唯一一位企业家。

“走得太快,容易忘记出发的目的”,余竹云说,“如果所有的企业家都能为弱势群体做点事,企业就能成为社会矛盾的缓冲器,许多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标签四 “文人”

“盖艺术馆,搞雕塑,提供大家一个交流与反思的空间”

余竹云爱生活。“早安!新的一天开始,曾经的成绩和荣耀都归零,用更务实的心态去追寻自己的价值与梦想!不管能否实现,但在你最想干事,能做事的时代去努力过,勤奋过,付出过就不枉自己的青春岁月!”类似的文字,余竹云微博内不胜枚举。每到一地,他总是即刻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在博鳌参会期间,余竹云坚持每天晨跑,因为他觉得“小跑步,阳光,空气可以洗洗肺!”

余竹云爱文化。在合肥经开区中环城地产项目地,余竹云邀请“水立方”主创设计师设计了安徽第一个非公立艺术馆,后又出资拍摄了《双墩文化》、《皖江八百里》、《淮军》等大型纪录片。

2010年8月,余竹云以农民工代表为原型,创立了农民工主题雕塑广场,而这个雕塑得以成行的一个动因,源于余竹云在一次慰问活动中与一位农民工的一次谈话。在余竹云看来,城市化进程中的高楼大厦,是农民工兄弟一砖一瓦堆砌而成,但工程完工后,很少有人能记住他们。“盖艺术馆,搞雕塑,为的是提供大家一个交流与反思的空间”,余竹云说,“为的是有一天,农民工兄弟再回来,能看到自己的印记”。

不仅建雕塑,余竹云还送文化到工地:建起第一支农民工团组织;为农民工建立职工之家与图书阅览室;夏天送电影进工地……

余竹云心中有一个理想:“在一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城市中,能不能为社会提供一个让大家都融入进去,让大家都能修身养性,领略更多的人生风景,而不仅仅是盖一所漂亮的房子。”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