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对现场提取的指纹过目不忘的指纹专家任世熙
提起刑警,大家马上就会想到冒着生命危险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的“神探”、从蛛丝马迹中寻找破案线索的痕检专家,或是铁骨铮铮的打黑斗士,而刑警的各种传奇故事也一直是影视作品的最佳素材。
那么,生活中那些真实的刑警们,他们又有着怎样的传奇呢?
2011年9月起,省公安厅在全省刑侦系统组织开展了“全省十佳刑警”评选活动。经过多个环节的评选后,近日,省公安厅决定授予蒙城县公安局刑侦民警任世熙等10名同志“全省十佳刑警”荣誉称号。
为了解读这些优秀刑警背后的真实故事,记者历时一个月,先后对10名“全省十佳刑警”进行了专访。
今日起,市场星报与省公安厅联合推出“江淮神探”系列报道栏目。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为您讲述“十佳刑警”的传奇故事,以全新的视角来揭示“神探”光环下不为人知的艰辛。
“对于案发现场提取的指纹,我过目不忘!”任世熙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充满了自信。
为什么普通人看上去并没有多大区别的指纹,到了任世熙的眼里就成了破案线索?他说:“就比如你看一个人,高或矮、胖或瘦、长发或短发,我看指纹就像你们看人一样,每一个都具有自己的特征。”
是不是很神奇,是不是难以置信?但这绝对真实。现年43岁的任世熙是蒙城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的物证鉴定工程师,从事痕检工作的18年里,他共勘验各类现场1800余次,利用痕检技术直接认定案件1400余起。
在蒙城县公安局,还有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任世熙指纹查询工作室。”
1 “血指纹就是他留下的,我非常有把握”
2006年1月27日,亳州市中药材交易中心发生一起死亡3人、重伤1人的特大抢劫杀人案。
案发地在一家冬虫夏草专营店,店主夫妻二人和年幼的儿子都不幸身亡,9岁的女儿被砍成重伤后倒在床上,侥幸逃过一劫。
6日后,正在与家人欢度春节的任世熙接到指令,他立即乘车赶赴亳州,与专案组的同志们一起商讨案情、研究现场痕迹。
任世熙赶到现场时,现场已基本处理完毕并封存,其他同志在铁门上提取了十余枚指纹,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对这些指纹进行甄别。
这么多的指纹,不可能都是犯罪嫌疑人留下的。那么,必须先要判断出,哪些指纹才是嫌疑人留下的,而把其他的排除。
这该如何甄别?对于任世熙来说,不是难事。
他先是在脑海中推理还原犯罪现场,通过对遗留现场的判断,推理案发时的情形。之后,又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得知案发前半个月,受害人家中刚刚换过一个铁门,还重新油漆。这个铁门,就是提取到大量指纹的铁门。
根据各种线索,他判断,铁门上提取的指纹,并不是犯罪嫌疑人所留。而铁门后一个纸箱上提取到的一枚残缺的血指纹,才是犯罪嫌疑人留下的。
与此同时,侦查人员也在紧张地开展工作,对嫌疑人进行摸排。每当发现新的嫌疑人后,立即通知任世熙,提取指纹进行比对 。
2006年2月5日深夜11时40分,侦查人员抓获了嫌疑人王某,通知任世熙进行指纹比对。
任世熙一看到王某的指纹,立即说:“就是他!”
侦查员们说,老任,要不要回局里把先前提取的指纹再拿来看看,比对一下。任世熙说:“比对是肯定要比对的,但我非常有把握,那枚血指纹就是他留下的。”
之后,通过比对,王某的指纹果然和现场血指纹吻合,其最终交代了犯罪事实。
2 分析现场痕迹还原事故真相
2008年6月25日,蒙城县许疃镇至张集乡公路的路边地面上发现一具男尸,头面部有大量的血迹,旁边倒放一辆损坏的摩托车,摩托车上面覆盖有稻草。
为什么摩托车上覆盖上稻草?难道有人想要伪造现场? 一连串的疑问出现了,这究竟是一起命案,还是一起事故,一时间显得扑朔迷离。
更巧的是,死者在前一晚是与同村的一个年轻人一起去镇上喝酒。酒后,同行者小华(化名)劝他不要骑车,但其没听。
事件发生后,死者家属告诉民警自己家与小华家有世仇,怀疑是小华作案后伪造事故现场,并向民警指出同样在现场围观的小华。小华本来心中就害怕,见死者家属指自己,慌忙逃跑。
这一切加到一起,更使人怀疑事件是一起杀人案。
警方随后传唤小华,但对小华的审讯结果表明,事件与他无关。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查明案情,任世熙受命复勘现场。他从地面轮胎印痕、地面撞击痕迹以及摩托车受损痕迹检验入手,很快有了新发现。
首先,损坏的摩托车处在5挡状态,表明事发时速度很快;车辆抛飞点与停止点之间的直线上,有一个堆在路边的草堆,这表明,车辆在抛飞过程中,必然会碰到草堆。这样,带起稻草并落在车辆上,也非常合理的。
依据痕迹分析,任世熙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死者系在高速行驶中于路边紧急刹车,致使连人带车飞抛出路面,并在抛出过程中两次撞击地面,直至造成死者倒地死亡、车辆损坏。
各种痕迹相互印证,死者家属心服口服,侦查员们说:“老任,你真神了!”
3 一枚残缺指纹找出三年前真凶
2008年7月28日中午,江苏淮安经济开发区一鱼塘内发现残尸。当地警方经过现场勘查认定,这是一起杀人分尸抛尸案件,并随即展开了侦查工作。
唯一的线索,就是从死者遗体上,提取到一枚他本人的指纹,而由于尸体高度腐烂,这枚指纹还是残缺不全的。
死者身份不确定,就无法了解其生前轨迹,无法查找相关的关系人,自然也无法破案。
2011年5月下旬,江苏警方请求安徽警方帮助查询一批久侦未破的命案现场指纹。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将其中10起命案的现场指纹转给了指纹鉴定专家任世熙,指令其进行比对。
实际上,案件发生不久,这枚指纹就已报到了公安部,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比对,由于指纹条件不好,一直都没有结果。所谓条件不好,就是指指纹模糊不清或是残缺不全,特征不明显。
3年后,任世熙接过这枚指纹,对其展开比对。他首先按照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为指纹编辑特征,之后将特征输入全国大库,并设定自动筛选30枚候选指纹。
候选指纹筛选出来之后,他开始人工比对。当看到第七个候选指纹时,他笑了,就是它!
信息很快被反馈到江苏警方,死者身份随即被确认。当地警方围绕死者的真实身份迅速开展侦查工作,半个多月后,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归案。
“为什么别人没有比对出来的指纹,你能够比对出来?”记者问任世熙,他笑着说:“这可能跟特征编辑有关吧,特征编辑得越准,越多,就越能够准确地比对。”
记者手记
一眼看上去,老任非常地憨厚,但他的办案故事却像是一个个传奇。
采访中,记者建议他在退休后写一本回忆录,把自己神奇的办案故事写出来,他只是笑笑。在23年的刑警生涯中,任世熙始终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为了钟爱的痕检技术工作,多年前他还主动辞去了技术中队长的职务。
为尽快破获每一起案件,加班加点地检验痕迹是司空见惯的事,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并不奇怪,甚至一天查阅指纹过万枚。高强度的工作伤害了他的身体,因为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一动不动,他的左腿出现了肌肉萎缩,胳膊和眼睛也都出现了小毛病,但他无怨无悔。
他告诉记者,他非常喜爱这个工作,以前学痕检的时候就对这个特别感兴趣,每次上课都坐在第一排。也许我有些这方面的天赋,但更重要的是熟能生巧。
而他给自己的总结是:在顺利办结案件中体会快慰,在成功提取痕迹、迅速认定嫌疑人中寻找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