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末、季末等作为银行的关键“冲时点”,各家为应付考核,一般都会通过提高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来吸纳资金。但反常的是,刚刚过去的一季度末却鲜见这种现象。记者采访发现,各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率还出现环比下滑,个别产品的收益水平甚至跑不赢定期存款。那么,二季度的理财产品将呈现什么样的走势?投资又应采取何种策略? 记者 邹传科
收益率可能将进一步下降
记者登录银率网发现,理财产品信息显示,一季度银行在售理财产品中,预期最高收益率超过5%的寥寥无几。不仅如此,更有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甚至跑不赢3.5%的一年期定期存款。此外,去年下半年风头旺盛的外币理财产品收益水平出现普降。而记者从省城多家银行网点获悉,目前各家银行正在销售的短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大都只在4.4%至5%之间。如中国银行发行的一款96天保本型产品,收益率为4.2%;工商银行发行的一款89天的保本型产品,收益率为4.7%等。
另一方面,央行目前已经连续11周停止发行央行票据,这一情况较为罕见。据悉,去年下半年以来央行两度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使银行的资金面大大缓解,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吸引流动资金的需求减弱了,也就没有必要提供太高的收益率。换句话来说,银行今年资金相对宽松。同时,随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下降,导致与货币市场高度相关的资产收益率也在下降。分析人士认为,由于经济增速下滑,投资者普通预期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会出现下调,流动性放松的大环境再加上监管部门的严查,导致银行放弃了通过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来拉存款的行为,今后仍然不排除降息的可能,在降息预期下,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能还将进一步下降。
建议多渠道进行资产布局
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下降的趋势下,市民投资又该采取何种策略?
兴业银行黄山路支行的杨姓理财师建议,投资者应该分散投资,将一部分应急资金购买短期理财产品,而不急于动用的资金则可以用来购买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最好买入半年期或一年期产品,这些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一般在5%以上,这样可避免遇到收益率下调的“再投资风险”。他同时提醒说,每一款理财产品从认购到本金收益打回账户,都包含了认购期、运作期以及清算期,而标注的期限仅为运作期,也就是能产生预期收益的时间段。这就意味着,短期理财产品在收益日前后都会有几天“闲置”;如果不能立刻投资下个理财产品,“闲置”还会更长,导致收益率被拉得更低,这些情况可通过购买期限较长的产品来规避。
除了银行类理财产品外,业内人士还建议投资者可多渠道进行资产布局。随着“负利率”结束,降息预期增强,一向冷门的储蓄国债最近都变成了“香饽饽”。稳定的投资回报以及高于定期存款的收益,成为储蓄国债近期走红的原因。对于风险承受能力更强的投资者,在合理分配资产比例的前提下还可以考虑介入股票市场,投资股票,或者购买一些混合型基金、万能险保险理财产品等,在高风险市场博取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