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要们私下里谈什么?
2012年4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国际政要们私下里谈什么?

 

政治交易、热点话题、亲人朋友、娱乐八卦……正式会晤之外的私下交流中,各国政要们亦是性情中人。

有媒体这样评价美国总统奥巴马最新陷入的“麦克风门”:美俄看起来争执不下,但两国领导人却可以在私下用买菜的语言沟通。这正是首脑外交间神秘的一面:有些话是说给媒体听的,有些话则是彼此间心领神会的。从某种意义上看,或许我们应该感谢“惹祸”的麦克风。它们将原本不为人知的政要言论和盘托出,亦将背后政要间私密的个人交往揭开一角,为国家间关系提供了另一个值得想象的空间。 据《国际先驱导报》

奥巴马成“失言大王”

大概是因为台面上的话不能句句达意。今年3月26日当天,趁着核峰会会晤梅德韦杰夫后的拍照时间,奥巴马凑身与后者私聊起来。

“所有这些问题——尤其是导弹防御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但重要的是他(俄罗斯新当选总统普京)应该给我空间。”奥巴马表示。

梅德韦杰夫用英语答道:“是的,我明白。我理解你提出的有关空间的信息,即你需要空间。”

奥巴马接着说:“这是我的最后一次选举。我当选后,我将拥有更大的灵活性。”

“我明白。我将把这个信息传达给弗拉基米尔(普京)。”梅德韦杰夫最后说。

孰料,桌上未关闭的麦克风适时让拍照的记者们将这段“秘闻”尽收耳底,随后媒体公之于众,掀起了美国国内对奥巴马“灵活论”的争议。

成也萧何,“祸”也萧何,奥巴马曾因雄辩口才入主白宫,却又因麦克风陷入“失言”危机,而这并非是他的第一次教训。

去年11月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法国总统萨科齐在和奥巴马的一次私下交谈中谈到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萨科齐说:“我不想再见他了,他是个骗子。”奥巴马回应道:“你也许对他感到反胃,但与你相比,我不得不更经常与他打交道。”同样因为开启状态的麦克风,两人这段本不对外开放的双边会谈得以向媒体“直播”。

政治协议和政治默契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曾在回忆录《政治与人生》中如是感慨:政治家就像豉虫一样。漂在水面上有时同向而行,有时逆向而行,过些时候又会同行……今天的政敌也许就是明天的朋友。以史为鉴,政治中的灵活与谋略,或更明晰。

在当下所有对奥巴马“麦克风门”的指责中,美国前总统里根之子迈克尔·里根披露了这样一段往事:“民主党有所谓的秘密传统。那就是在大选前和苏联或者和俄罗斯达成某种默契。”他描述道,“1984年,卡特(美国已卸任总统)和一些高层民主党人,纷纷拜会苏联驻美大使,试图劝说苏联阻挠里根赢得连任。很难想象,在冷战期间,美国的自由派领袖们会与一个敌对政府合作来破坏美国总统的任期,但这的确就是他们做过的事。”

为达到某一目的放下私人恩怨,在今日政客之交往中也屡见不鲜。

去年底刚被骂做“骗子”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今年3月拜会美国白宫。这位著名的以色列“鹰派”领导人至少不能在表面上对伊朗问题作出重大让步,而奥巴马亦不敢轻言对伊动武。

在公开和未公开的会晤行程后,一些美国专家和以色列媒体都认为,美以领导人之间可能达成了某种“幕后交易”:美可能承诺“以武器换时间”,将对伊朗动武迫在眉睫的危险暂告缓解。

虽然台面下的交易不易被捅破,但台面上的政治默契却能反映政客间私下交流和沟通的效果。

英国媒体去年10月曾报道称,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当被问及对时任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的预算改革法案是否有信心时,法国总统萨科齐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会心一笑,这被媒体评价为“胜过千言万语”,也引人留意到:这两位领导人之间经常举行会谈,还经常一起进餐。

开诚布公“谈”热点

当然,并不熟络的两国领导人为国家利益坐在一起时,因话题本身的严肃性也会时不时擦出“火花”。

在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的自传中,他回忆说,上世纪70年代,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为中美两国正式建交铺路时,曾在两天内与时任中国副总理的邓小平举行了长时间的会谈。

谈话的氛围并不像朋友间亲密。“邓指责美国对苏联的政策同1938年英法在慕尼黑对希特勒采取‘绥靖’政策相差无几。基辛格很恼火,他说:‘一个为防御而耗资1100亿美元的国家不能被说成是在推行慕尼黑政策。让我提醒你,当你们两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成为同盟国的时候,我们就在抵制苏联的扩张主义了。’”

尽管显得剑拔弩张,但谈话的结果是这两位政要取得共识:中美之间尚有诸多分歧和差异,都需要时间慢慢解决。卡特在回忆中不由感慨道:“这也是为什么在总统与他国领导人举行最高级会议之前,需要一些预备性的会晤来消弭分歧了。”

美国历史上首位女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在回忆录中,也讲述过她的一段亲身经历。时光流转至卡特担任美国总统时期,卡特政府决定与中国恢复正式外交关系时,她因在白宫工作,有机会见到了邓小平。于是,就中国如何改造计划经济,让私营企业、外国投资发挥更大作用等话题,邓小平给奥尔布赖特“上”了一课,令后者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了更多的认知。

以感同身受的表达加深感情

如今,随着越来越频繁的高端访问和主题峰会,各国政要短时间内在多个场合碰面已是“家常便饭”。以拥有个人特色的表达讨论会议话题之外的内容,是政要之间联络情感的惯常做法。

中国前驻法大使吴建民在《外交案例》一书中回忆,2003年6月1日,胡锦涛主席出席在法国埃维昂举行的南方国家领导人与八国集团领导人的对话会议。就在会议召开前两个月,中国国内爆发了“非典”危机,引起国际关注。

于是午间酒会时,美国总统小布什首先这样问候胡锦涛:“‘非典’对中国来说是一次考验,但你们已经通过了考验。”紧接着,英国首相布莱尔直言不讳道,媒体的炒作不得了,当年英国发生疯牛病时,到英国的旅游者人数大幅下降,好像到英国吸一口气就会得疯牛病!

吴建民说,布莱尔的这番话令他感到是对中国的一种理解。

相比之下,也是在那次会议上,一些发展中国家领导人的问候显得颇为动情。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对胡锦涛说:“当年我们为独立而斗争的时候,大国中只有中国支持过我们,我们的战士穿的衣服都是中国援助的,我们阿尔及利亚人永志不忘。”这时,胡锦涛马上回应道:“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你们是带头的,我们中国人永志不忘!”吴建民记得,胡主席的回答当时令布特弗利卡高兴极了。

家庭聚会和家长里短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告诉记者,政要间的私下交流在多边和双边会晤中已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私下交流时,往往会谈及个人事务。”

小布什曾经评价布莱尔:最亲密的伙伴和最好的朋友。他们的友谊正是从2001年2月,布莱尔夫妇来美访问时建立起来的。当时,布莱尔和布什谈论了很多重大问题。“他向我介绍了欧洲的政治局势,我们谈论了一些共同目标,比如扩大自由贸易,缓解非洲遭受的苦难……”小布什在回忆录《抉择时刻》中描述道。

不过,“双布”情感的进一步提升是在当年夏天,小布什夫妇应邀到英国首相的乡间别墅做客。那一天,布莱尔夫妇摆了一桌亲切的家庭宴席,还带着他们的四个孩子——包括只有14个月的小里奥。

两人畅聊夫妻相处之道,距离也由此拉近。

类似的交往在普京和德国领导人施罗德身上亦有体现。2000年年初,普京就任俄罗斯总统时,正逢俄德关系陷入冷淡之际。为了和施罗德加强沟通、建立友谊,普京先是利用对德国进行正式访问的机会,发挥自己精通德语的优势,拉近同施罗德的关系。访问结束后,普京不忘趁热打铁,邀请施罗德夫妇利用圣诞节假期到自己家中进行私人访问。这两对夫妇后来听歌剧、赏雪景、闲话家常。到圣诞节假期结束时,普京和施罗德已有“心心相印”之感了。

当然有时候,娱乐八卦也是国际政要茶余饭后的谈资。

“当萨科齐在欧盟峰会上对着卡梅伦大喊‘闭嘴’时,我们终于看到欧洲领导人不愿被外界发觉的真实紧张关系。”英国《独立报》如是评价说。萨科齐的“失态”令欧洲领导人关系显现出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好”。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