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国际戏剧机构(ITI)将每年的3月27日设立为世界戏剧日,并从1962年开始庆祝。许多国家及国际戏剧活动都在这天举行同步庆祝。其中最重要的是透过ITI发的邀请函传达“世界戏剧节的国际文化讯息”,由一位道德高超的知名人物,针对主题为戏剧与和平的文化,发表个人感言。(3月26日《人民网》)。
尽管如此,国内民众对“世界戏剧日”的了解也是微乎其微的。尤其不可辩驳的事实是,目前我国地方戏的“式微”已成不可逆转之势。这当然与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和便捷的信息传递的时代背景有关,同时也跟戏剧自身缺乏创新,对公众的吸引力不够有关。
反观我国地方戏的现实状况,具体表现为:一是地方戏剧的编剧人员少,二是热爱地方戏、决心投身地方戏的演职人员少。两类人员都面临青黄不接,人才断档。
此外,更有一个极为突出的深层次问题,即地方戏表演者、创作者对公众的疏离,造成地方戏远离人民大众,难“接地气”。即便每年安排排练剧目,但眼睛向上,服务大众的意识不够、不浓。甚至,排演戏剧,不过是为了参加一年一度或几年一度的赛事,只为评奖,只为演给评委、专家、学者们看。
如果地方戏排演不是让广大群众欣赏,不是服务于广大群众,不是反映广大群众的喜怒哀乐和价值追求,不是采取易于广大群众接受的喜闻乐见的通俗形式,而是单纯地为了迎合少数评奖专家的口味,这只会让地方戏陷入一种少数表演者与评奖专家等小众们的自娱自乐。
地方戏本来就前景黯淡,颓势几无可逆转,再受这样的思想主导,只会令其雪上蒙霜,加速其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审美趣味的分离,从而使地方戏丧失根基,走进死胡同,过早消亡。
如果没有上述担当,那么地方戏表演艺术家和爱好者们,就只会满足于得奖、评奖,只会满足于成一小撮人知道的名或家,满足于评聘上职称、赚取高薪,满足于大戏院里表演,满足于演给上级领导看。乡间的戏台子永远见不到他们,出不起高价的普通民众永远看不到他们。总之,他们只会喜欢充当精英阶层、强势集体的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