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省建设 创新路径之构想
2012年3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文化强省建设 创新路径之构想

范恒森
 

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其核心意义不仅在于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还在于面向全社会配置各类人才、资本、科技、金融、土地、创意作品等相关资源,进行社会化大生产,把文化产业发展成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支柱产业 。

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三个强省”建设的安徽尤其需要发展路径的创新。只有这样,文化强省建设才能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大跨越。

拓展文化资源配置空间,创新发展路径

(一)成立两大省属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借鸡生蛋,能引来千亿元资本。

1、做法

一是成立能优化安徽文化发展增量的文化产业投资公司;二是成立能整合社会资本的吸金载体,即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前者应发挥这样几个方面的功能:一是担当省委省政府文化产业投融资主体,以直接融资带动间接融资;二是充当行业整合及文化产业结构升级的资本运作主体;三是引领所投的文化企业品牌提升和资产迅速催升膨胀的增值主体。其投资方式主要是参股或控股具有关键性、全局性科技影响力的创新型文化企业,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在注册资本来源上,省财政、省属文化企业集团、省属其他行业国有大型企业及社会资金共同出资;在资金运用上,应对“有所为”的领域进行投资,通过资本运作实现行业整合并引导产业升级;在管理上,应适当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可像一般企业一样对外负债。

后者需加快成立并运营安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及首批管理的安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基金管理公司既可发起并运营管理安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又可管理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专项基金和以募集社会资本为主的私募股权基金。

安徽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和安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为省政府出资组建并授权经营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公司,干部管理纳入省宣传文化序列。

2、影响

(1)构建专属投资主体,加速推动新兴文化产业发展。

设立安徽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和安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积极为我省文化产业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开展股权投资等业务,是完善和丰富我省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我省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最好办法。省外如陕西、云南、宁夏、广东、江苏等省区的文化产业投资集团;省内如皖能集团(电力投资)、省投资集团(基本建设)、省交通投资公司(公路)、海螺集团(建材)等行业投资主体已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2)打造“5+2”龙头企业组合拳,有力提升我省文化竞争力。

安徽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和安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成为我省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后,与现有的省属报业、出版、发行、演艺、广电传媒等五大文化产业集团形成七大文化龙头企业格局,进一步完善了我省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两大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通过投资大型文化精品项目和参股“专、精、特、新”类文化企业,加上为所投企业提供上市等增值服务,引领我省新兴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必将有力提升我省文化产业竞争力,推动我省文化产业的资产迅速增值。

设立安徽文化发展综合改革实验区

1、做法

为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可选定合肥、芜湖或安庆等文化改革发展基础较好的市作为全省文化发展综合改革的“特区”试点,担当全省文化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使命。

文化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建立文化产业体系结构的生成与培育机制、文化繁荣与产业升级融合机制、文化内容生产激励约束机制、居民文化消费补贴制度、文化与科技融合机制、文化产权交易和投融资平台结合机制等。通过这些举措的实施,将其建设成为文化强省建设示范区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省里对试验区给予审批权限、政策扶持和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在此基础上,也可积极探索文化与城市、环境、社会和谐融合的科学发展新路。

在“特区”内的文化企业,在意识形态或政治导向的管理上可借鉴“把支部建在连上”的党建工作经验,实施党委宣传部向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文化企业选派文化督导员之文化建设新举措。这种督导管理方式既有利于帮助各类资本主体、各类积极因素参与文化建设,又确保文化企业的正确导向和健康发展。多元资本下的文化企业若监管方法科学得当,同样可以创造出健康向上、导向正确并丰富多彩的新业态文化作品,以吸引各类人才、资本、科技和其他资源涌入文化产业领域,共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影响

(1)向国家申报文化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将具有正面的轰动效应和整合省内外资源的财富效应,大大提升安徽的影响力。即使不被立即批准,我们先干,后获得国家认可、总结,也功不可没。

(2)建立“文化引领”机制,以文化引领产业升级、环境再造和城市建设,走文化与产业、城市、环境、社会和谐融合的新路子,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我省文化强省的建设。

(3)试验区最大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和优化体制机制,培养人们对积极健康文化的思考,最终实现文化自觉。若在未来五年内安排10亿元文化建设基金,预计将撬动几百亿元社会资金投入文化领域。

制定配套政策确保新的发展路径的运行效果

安徽要建成文化强省,在配套政策上除了充分落实国办发[2008]114号文、财税[2009]31号文和34号文所规定的税收减免政策以及中央提出再延续五年税收减免政策外,还要制定出台配套的金融政策、土地政策、股权激励或分红政策、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政策、产业组织政策等。

(一)金融政策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金融支持。长期以来,受制于资本缺乏,文化大发展的动能不足,为此建议:

1、在拟设立的文化发展综合改革实验区(如合肥)申报和牵头组建文化发展银行。

2、借创业板和即将推出的新三板之机,扶持更多文化企业走向资本市场。

3、鼓励国内外更多的创投机构在安徽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及其管理机构。

(二)土地政策

为支持文化企业发展,建议在实验区文化企业用地政策中,明确文化企业用地的特殊优惠政策。借鉴国家扶持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即教育部2003年8号文件规定的创办独立学院可采用国有土地行政划拨的优惠政策,凡企业投资设立符合国办发[2008]114号文、财税[2009]31号文、34号文所鼓励的18项文化产业及事转企文化企业所需土地,均可享受同样的优惠政策,或以补偿给农民的青苗费、拆迁费等成本作价,使土地能够成为文化企业的资产,从而使文化企业发展降低成本,并能居有定所。

(三)产业组织政策

通过行政引导和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提高文化产业的市场集中度,逐渐形成结构合理的文化产业组织体系,即形成几家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较强、销售收入达到50 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若干家销售收入在10~50亿元之间的骨干企业以及几十家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专、精、特、新” 型文化企业。后两类企业中有一部分将可利用资本市场快速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

(四)股权激励或分红政策

(五)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政策

(作者为安徽出版集团副总裁、党委委员)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