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旗下的知识产权部已经先后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了三批共30个“伪意大利”品牌,它们打着“意大利”旗号误导消费者,意方呼吁中国政府采取针对性措施。(3月18日《北京晨报》)
风光旖旎的亚平宁半岛,不大,却有数以百计的世界知名品牌。意大利的企业特别注重原材料的质量、设计的优劣,从而生产出高品质的商品,由此意大利品牌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高质高价。
这正迎合了新兴崛起的有消费能力的中产阶级的口味,同时也吸引了国内山寨企业的目光。某些山寨企业,造一个与大品牌相类似的名字,做一些与受欢迎的款式相类似的产品,并想以此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这一招屡试十数年而不爽,直到不久前达芬奇事件东窗事发才开始敲响了山寨意大利品牌的丧钟。
不过仅仅是开始而已,要想彻底敲响还有许多路要走。应该承认山寨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其一,山寨产品满足了消费者“求新颖、求功能、求品牌、低价格”的实用消费心理。
其二,山寨洋品牌被媒体揭露后,除了承受一阵哗然谴责外,鲜有遭到法律惩罚的案例,即便有惩处,监管部门一般也在媒体曝光之后才行动。“达芬奇”中枪落马,但“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又由谁来管?更不必说一些随意拼凑的带有意大利味道的品牌了。正是基于对中国“国情”的了解,意大利才会由政府机构而不是企业出面维权。
其三,国内消费者的权利意识正处在培养期。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诸多权益尚未得到真正维护。即便出现几起维权行为也是曲高和寡,这更加重了敲响山寨品牌丧钟的难度。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缺乏品牌意识,更缺乏品牌保护意识,意大利政府来华打假显然是为我们上了一课。
从某种意义上说,山寨式的低端品牌勃兴似乎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毕竟产业升级都需要经过一个由低到高、由模仿到自主研发的过程。但笔者必须指出的是,谁来保护仍在坚守“诚信做事”的企业?这是行业监管部门亟须做的事情,也是整个行业要思考的。行业自律,是自我发展也是自救。
应该看到,此类奢侈而非理性的消费观正在逐渐降温,而对奢侈品的“理性消费观”也在不断的反思中升温。事情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不过,山寨品牌的丧钟必须由我们自己来敲响,太阿倒持,只能授人以柄,历史的教训要记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