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民众理财观念的变化,全民理财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成了市民生活中的一部分。理财产品和投资途径也“乱花渐欲迷人眼”,变得越来越多。面对林林总总的理财方式,有些市民在没有完全了解的情况下,选择投资理财方式,结果却发现这些理财方式只是“看上去很美”。
“3·15”又到了,关于“维权”的讨论再次热起来。不少市民向记者“诉苦”,讲述他们所遭遇的理财陷阱。“如何进行金融维权”已成为市民关心的一大焦点。记者梳理了市民理财时容易掉入的几个陷阱,理财专家建议,市民在投资理财时不要盲目追求“效益”,加强自我防范意识,不要轻信盲从。
陷阱一 网银被“钓鱼”
网上银行在给客户生活带来方便与快捷的同时,潜在的风险也悄然显现。犯罪分子以制作假银行网站和群发短信等方式,通过骗取被害人登录假银行网站进行升级,利用技术手段窃取被害人银行卡的账号、密码、口令等信息,转移被害人银行账户内的资金。
市民张小姐收到一条信息,称她持有的某国有银行E令次日过期,请她尽快登录某网址进行系统升级。
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不法分子套取了用户名、密码等关键信息后,迅速通过网上转账方式转走该网银用户的资金。
“其实国内网上银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安全机制。”多位银行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家银行均有自己的“防盗秘籍”,包括密码、手机短信认证、口令卡、U盾、手机交易码等。
建议:正规银行一般都是用固定的短号码发送短信:如中行是“95566”,建行是“95533”,工行是“95588”,农业银行是“95599”等。
业内人士建议,如果发短信的是一个陌生的手机号码,一般都是诈骗短信。如果收到类似“你的动态口令将过期,请尽快登录升级”等信息,一定要致电给银行进行核实,加强自我防范意识,不要轻信盲从。
陷阱二 旧车保险按新车收费
车主张先生的车追尾,追尾事故后在正规4S店进行维修,但因差价问题,多次主动沟通无果,市区内某保险公司依然没有拿出可以接受的方案,对方车主也在不断催促赔偿。
“买保险的时候,保险公司业务员承诺旧车全损可赔新车。”张先生为此懊恼不已。
据了解,张先生购买的二手车此前已行驶7年多,但上保险时,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还是要求他按新车价格投保车损险,否则不予投保。尽管他是按照新车价格投保车损险,如果轿车被撞报废,保险公司最多赔偿给他新车价格的一半左右。这让孙先生想不通:保险公司按新车收费,却按旧车价格赔偿?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一些车已经行驶多年,却一直按照刚购买的价格投放保单,并没有扣除汽车的折旧费用。
建议:“当车主续保时,保险公司一般会提供两种续保保额,一种是按照新车的购置价格续保;另一种是通过除掉汽车的折旧费用,按照汽车现在的价值续保。”某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旧车投保车辆损失保险应该按旧车实际价值投保,而不是按新车购置价投保。因为车一旦出事故报废的话,保险公司只会赔你的实际损失(折旧后价值),不可能赔你一辆新车(或等值的金钱)。按新车购置价给旧车投保违反了保险法的某条规定,多赚了保户一大笔钱。
陷阱三 预期收益=实际收益?
“不是说比存款收益还要高,怎么最后一点收益也没有呢?”最近,市民李女士遇到一件烦心事,在某银行投入5万元购买了理财产品,现在却被告知不但没有收益,反而还亏了500多元。
李女士告诉记者,一年前,她到市区一家小型商业银行去存款,银行工作人员“建议”她购买一款一年期的理财产品,收益约为4%。不料,前段时间这款产品到期后,银行却告诉她,这款产品不但没达到4%收益,反而亏损了。李女士无法接受,于是找银行讨说法,但对方却告诉她:当时我们说的4%的收益,指的是“预期最高收益率”,并不是指实际收益。
建议:“目前,不少市民都有错误的观念,认为银行的理财产品都和存款一样,是稳赚不赔的,从而盲目投资导致风险。”对于如何防范理财产品的“潜规则”,理财师建议,不要单纯依据收益高低而选择购买产品,一定要看清产品说明书中是否已注明产品属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