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孩子突然就不会走路了,其实在家里也挺正常,但只要一出门,特别是下了楼梯后,就两腿发软瘫倒在地上。”在省立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诊室,刘亦芳遇见了这样一位愁眉不展的家长。 听了孩子爸爸的介绍,再对孩子身体、精神各方面进行检查评估后,刘亦芳把孩子的爸爸叫到一边,耳语一番后,只见他头也不回地走出诊室。刘亦芳大喊:“1、2、3,宝宝快追!”刚才还瘫在座位上的孩子马上像箭一样冲了出去。 “没打针没吃药,怎么突然就好了呢。”针对家长的疑问,刘亦芳解释,孩子并不是装病,肯定是在外面受到惊吓或者其他刺激后使他的行为出现了退缩。“退缩行为”常发生在一些“发动缓慢型”气质的孩子身上,“我曾经遇到过一个这样的孩子,阑尾炎穿孔了竟然都不觉得很疼,若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因为感染就死掉。”刘亦芳指出,这类孩子最危险的就是隐藏并慢慢适应不愉快、不舒服,不喜欢倾诉和表达,直到问题非常严重。 经过耐心沟通,孩子才告诉医生,约一个月前,在保姆送他去幼儿园过马路的时候看见一只刚被车撞死的小狗,他就非常害怕,“可是阿姨说,小男子汉连这个也害怕,后来我就不想再说了。” “这类孩子在平时特别需要家长的关心和注意,在发现问题时要及时耐心引导,鼓励、奖励、努力沟通、设定情景并给予心理暗示,比如我刚才喊的口令,对孩子情况的改善都是有益的。”刘亦芳表示,这个孩子,刚进入幼儿园,环境的不适应会给他带来压力,家长忙于工作,较少与孩子沟通,平时孩子的日常起居多由保姆照顾,这会加重他的孤独感,加之本身不善于表达和倾诉,长期累积的不适再加上一次较大的惊吓,引起行为上的退缩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刘亦芳表示,门诊接诊看心理问题的孩子中有90%以上只能算是行为问题,像不愿意上幼儿园、脾气大、咬手指甲、摩擦腿综合征等,但这些不能算是病,家长不能随意给孩子扣上“有病”的帽子,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问题的出现与家长教育和环境教养有很大的关系,只要适当矫正,予以关怀和照料,在一定的周期内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