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国有企业的改革,打破垄断
2012年3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答记者问,并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坚持国有企业的改革,打破垄断

特派记者 祝亮 王玉 何曙光 沈娟娟
陈德铭接受星报记者独家采访
 

昨日上午10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就“扩消费促流通和发展对外经贸”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此前,陈德铭已经在京接受过星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让民营经济进入金融、能源领域

记者:现在很多人在说中国的经济改革不够深,请问部长自己怎么看这个问题?

陈德铭:中国将坚持国有企业的改革,打破垄断,进一步在金融、能源等领域贯彻新的36条,也就是让非公经济、民营经济进入这些领域,我们将在上半年制定这些细则。

中国基本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也是不可动摇的,这是载入了中国最高法律宪法的,我想我们会按照这样两个“毫不动摇”,保持国有经济毫不动摇,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并举毫不动摇,来深入进行改革。

几年后将成为世界第一大进口国

记者: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差距,中国外贸出口方面今后可能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敌视。在这种情况下,商务部有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

陈德铭:我们没有以出口为导向,但是我们是强调进出口的平衡。我预计在未来的几年就会成为世界第一大进口国。到了2020年左右,中国整个的国内消费市场会是全世界最大的。仅凭这一点,我并不担心有些人故意要在国际贸易中间制造一些意识形态的问题,因为国际贸易是不主张和反对这样做的。

但是谁要是对中国以这种形式来挑战公平的、开放自由的贸易,那么是他自己找麻烦。

迫使他国货币升值的做法不可取

记者:像美国、巴西一些国家对于中国目前执行的汇率政策有一些不满,不知道中方的观点是怎样的?

陈德铭:中国认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国的货币汇率应该保持基本稳定。人为地制造货币的贬值或者迫使其他国家货币升值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也不利于我们经济更好地走出危机的阴影和走向复苏。

中国在利比亚项目损失严重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中资企业在利比亚的受损情况以及参与战后重建的情况,商务部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保障中资企业在利比亚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

陈德铭:利比亚的事情发生比较突然。当时中国的外交部、商务部等紧急组织35800多人安全撤回。

我想,基本的概念是,中国在利比亚是没有投资的。很多媒体报道我们在那儿有几百亿美金的投资,这些不属于事实,我们在那儿没有投资。但是,我们在那儿确实有一百几十亿美金的工程项目,这些项目有的是已经完工需要验收,有的是快接近完工,绝大部分是在利比亚的城市和城郊给老百姓的住宅项目。  非常惨重的是,这些项目在利比亚的动乱和内战中间,在一些外国力量的干预中间,遭到了炮火的严重袭击,损失是严重的。所以我们也跟利比亚政府交涉,希望利比亚政府按照国际的惯例和法律,要正确处理和赔偿这些项目。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