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届奥斯卡颁奖礼在法国人的欢呼声里结束。追忆电影史莫名地成了今年的主题,都是向默片时代致敬的《艺术家》和《雨果》提名最多,奖项数量也相当,只是后者最后只包圆了声色方面的技术奖项,而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影片首次全给了非美国制造的电影。(本报今日C1-C3版)
默片《艺术家》居然横扫奥斯卡,斩获五项大奖,只令我同默片一样沉默无言。默片获奥斯卡大奖,固然源于本年度莫名追忆电影史这一契机,但这一契机,决不是无厘头的空穴来风,让我想来这或是出于对当下高科技电影制作境况以及所有面世作品的无奈。当电影后无去路和来者,只有转身探古。花拳绣腿不管用,只有看最初扎的马步桩,尊重基础和常识。
回首电影的发展历程,从默片静态的黑白画面,到动态黑白有声、动态彩色有声,拍摄技术水平在不断进步和提升,凭什么获奖的影片竟回到电影拍摄技术的起步阶段,回到雏形,以“此处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听惊雷”取胜?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绝妙讽刺,给所有自以为掌控着一流拍摄技术,引领着一代潮流的电影人当头一棒,显然需要有所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