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无所惧,我便许你一生
2012年2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你无所惧,我便许你一生

林巧芬 忽艳 记者 胡昊
 

1973年,来自大上海的下放知青沈锡美在河边洗脸时,突然眼前一阵发黑,栽到河里,当地一位大自己九岁的聋哑人出手相救,救回一命。面对如此热心的老闷(当地人对聋哑人的称呼),沈锡美以身相许,并放弃了三次回上海的机会,陪伴丈夫在农村吃苦,相互搀扶过了近40年。

老闷救了上海知青

定远县藕塘镇小潘村民组,一个偏僻贫困的小山村里,40年前,孤苦无依的聋哑人郑德聪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的生活会与来自繁华上海的下放知青沈锡美发生交集。

“当初我来到这里插队什么都不会,是老闷这个聋哑人一直暗中默默照顾我。”回忆起以前,沈锡美说,在当时,草是生活基本必需品,没有草就没法生火,没法生火也就不能做饭、烧水。当时郑德聪半夜起来帮自己割草,但这只是让沈锡美有好感而已,而从友情到爱情的升华却缘于老闷的救命之恩。

沈锡美说,那是1973年的夏天,自己在河边洗脸时,可能由于营养不良,眼前突然一阵发黑,一下子栽到河里,当时如果不是老闷出手相救,自己或许早就不在了。“能在关键时刻不顾自己安危去救别人的人一定是个热心肠,把终身托付给他准不会错。” 沈锡美对老闷产生了好感。然而,这段恋情在外人眼里看来匪夷所思,家里更是全体反对,母亲甚至用断绝关系来威胁她。

艰苦的年代,质朴的感情,单纯的想法,心灵的慰藉,1974年沈锡美这个来自繁华都市的上海知青毅然决定嫁给比她大9岁的当地聋哑农民郑德聪。

艰难生活考验这份感情

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两人婚后生活一直捉襟见肘。期间第一个孩子不幸夭折、老闷放牛时手被摔断、家里借钱买的牛全部死光,老天仿佛在考验这段恋情的牢固程度……

思想上的重创加上经济上损失,接连不断的困难向这个单薄、飘摇的家庭袭来,这个柔弱的女人终于扛不住了,在一个家人熟睡的夜晚,她想到了以死来解脱。于是,沈锡美找来绳子在房梁上打好结,把头伸进去后却因绳子太长没死成;第二天她又买来了老鼠药,就在她狠下心来准备将药喝下去时,孩子一声梦语让她猛然惊醒:老闷已是孤儿,自己一走,留下孩子该怎么办?

此后,她收拾好心情,咬牙与命运抗争。婚后沈锡美曾有过三次返沪的机会,期间还有母亲让她回去顶替工作的好时机,考虑再三后,感情的天平还是倾向于老闷,沈锡美放弃了回上海的机会,因为她丢不下这份爱,丢不下身上的责任。

他是最懂我的那个人

近40年的生活,沈锡美和老闷之间根本不需要语言,有时仅一个动作,或是眼神,便能心领神会。沈锡美说,老闷很细心,常常会察言观色,比如自己在外面受到委屈,回家脸色不好时,老闷便会迎上来,在自己面前推开他那双粗糙的大手,他的意思沈锡美明白:“我们有一双手,可以干活,我们什么都可以靠双手去挣。”

如今,沈锡美和老闷的两个儿子都已成家,还有了孙子孙女承欢膝下。沈锡美的小儿媳说,公公之所以能与婆婆相濡以沫40年,是因为公公是最懂婆婆的那个人。“他会揣摩婆婆的心思,能在婆婆想到之前就把事做好;每晚睡前,家里都会有这样一幅温馨的画面:公公脸带微笑细心地为婆婆打来洗脚水,细心地为婆婆洗脚……”

2007年,沈锡美被安徽省妇联评为“十大和谐”之星;2009年,她当选由中国文明网投票产生的“中国好人”;2010年,她再次被滁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滁州市第二届道德模范”。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