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民俗,多彩活动年味浓
2012年2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说民俗,多彩活动年味浓

记者 张火旺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元宵节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旧有“正月十五大似年”的说法,年初一到初三的前三天,人们忙于辞旧迎新、探亲访友,顾不上吃顾不上玩,元宵节才是年味最浓的时刻。在江淮大地,每逢元宵,各种民俗文艺表演一场接着一场。扭花鼓灯、耍龙灯、狮子滚绣球等多彩多姿的表演,把新年的气氛推向高潮。

江淮大地元宵民俗五花八门

合肥:观灯由一夜扩为三夜

宋代以后元宵节更加热闹。合肥元宵观灯由一夜扩延为三夜,增添了猜灯谜的活动,此后历代不衰,成为春节期间娱乐的高潮。明代又增设了戏曲表演。

元宵节期间,人们制作各种精美的花灯,如龙灯、凤灯、鱼灯、走马灯、神话传说灯、历史故事灯等,张挂于街头院落。另有猜灯谜、踩高跷、赏冰灯、舞龙灯、耍狮子、打腰鼓、扭秧歌、跑旱船等娱乐活动。

淮北:元宵节忙蒸“灯”

元宵节,淮北一带早餐吃扁食,中餐喝酒添荤菜,晚餐吃元宵。

淮北萧县一带,元宵节家家忙蒸“灯”。灯为面粉做成,面灯中为窝形便于放油,用火柴棒缠棉球插中间为灯芯,倒上芝麻油,就能点燃,通常按家里人口每人一个。

六安:元宵节夜“炒跳蚤”

皖西山区金寨、霍邱一带,在元宵节夜有“照黄萤”和“炒跳蚤”的习俗。所谓“炒跳蚤”,就是用瓜子、花生、玉米等放在锅里炒,炒时,锅上灶下,两人一问一答,上问:“跳蚤可炒死了?”下答:“炒死了。”山区跳蚤多,这象征灭蚤之意。六安等地,元宵节早晨,常有人到寺庙抢“红子”,送给久婚不育的人家。

元宵节前后,许多地方宴请亲友,联络感情,谓“请春酒”。

淮南:扭花鼓灯耍龙灯

元宵当天,各家各户男女老幼几乎倾巢而出,看表演、会亲友,到处喜气洋洋。晚饭后,村前屋后更是锣鼓喧天,扭花鼓灯、耍龙灯。

表演队由锣鼓乐队领先在街道和村里游动,如果有谁想请表演队表演,就先燃放一串鞭炮欢迎,然后鼓掌吆喝。演出中,脚痒痒心痒痒的观众也可以加入其中,跳一段舞一场。

阜阳:千班锣鼓万班灯

每到元宵这一天,群众都会自发地把自己扎制的花鸟虫鱼兽灯、十二生肖灯等等各种不同造型的彩灯悬挂在自家门前。元宵佳节灯会期间还要唱一些大戏,有一台戏或两台以上的戏对唱,又称之为“戏台戏”。同时,各家还燃放各种焰火助兴。

灯会的节目多种多样,表现了阜阳各地不同的地域风情。临泉肘阁、抬阁,属于民间舞蹈谱系,盛行于明代,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东方芭蕾”、“中国的东方迪斯科”的颍上花鼓灯,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千班锣鼓万班灯”是颍上花鼓灯在淮河流域最盛行时的真实、生动写照。

宣城:舞龙赏灯闹春来

皖东南元宵民俗,五彩缤纷,既有宣城本地的圆灯会,又有郎溪、广德一带的花灯节,还有绩溪等地别具一格的“秋千抬阁”民俗表演,令人目不暇接。

在宣城本地,有元宵圆灯之说。原来,从腊月开始,这里的农村灯会就开始走村串户送灯、玩灯,包括布龙(滚龙)、板龙、旱船、虾子灯、河蚌灯及采茶戏等等,到了正月十五这天,就要圆灯,取圆圆满满之意。

黄山:元宵燃放孔明灯

元宵节当日要燃放孔明灯,由一只大灯和若干小灯组成,大灯上糊扎用铁丝、篾片制成蜘蛛网状的灯络,用来盛放燃料;小灯即简易小灯笼,里面插上蜡烛,系在细绳子上,挂在大灯之下。放时灯络上置放松明片、废橡胶和猪油夹棉纱捣成的团子,将燃料点火,使浓烟熏入灯肚,大灯依靠浓烟熏腾,牵引小灯升空。

除放灯之外,当地还举办一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传统文艺活动,包括舞龙舞狮、蚌壳舞、划旱船、抬花轿等表演。

“闹”元宵悄悄在改变

提到元宵节,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闹”字,这一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曾被视为中国的“狂欢节”。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合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燃灯,人们还要参加丰富的娱乐活动,如逛集市、看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扭秧歌……

不可否认,农村的元宵节要比城市的热闹得多,或许因为元宵节本身就源自农耕文化。元宵节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体现,与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它被视为春节最后的高潮,因为过了这天,人们就要真正进入新一年的生产生活,所以在这一天全民欢庆,以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

随着中国城市化、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闹”元宵渐行渐远,尤其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人们对元宵节及其习俗的真正了解较少。

随着网络、手机等信息化产品的出现和普及,许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对传统习俗产生了陌生感、距离感。现在多数年轻人对猜灯谜不感兴趣,而且现在都是用电脑打字,很少提笔写字,好多字都忘了如何写,更别说猜灯谜了。

随着中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元宵节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应该与时俱进,不仅可以让传统时尚起来,还可把元宵节营造成狂欢节,让年轻人能够自主融入元宵节。

民俗专家:好的民俗是不会消失的

往年,每逢元宵节,各地都要举办踩龙船、玩龙灯等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大批农民工外出打工,舞龙、舞狮、踩高跷这些活动没人玩起来,也逐渐被人淡忘,不少传统习俗在商业化大潮下面临消失的尴尬。就民俗如何传承和保护,昨日,记者采访了安徽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张昭。

据张昭介绍,元宵节是农耕年代的特殊节日,进入工业化时代,整个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传统节日也应该与时俱进发生变化。要保护和发扬传统习俗,需要有创意地推广,要结合现代元素来重新发现传统习俗的魅力。

“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文化生活,保护民俗是要在坚持本地传统文化精神特质的原则上,从本地众多民众习俗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民俗,引导当地民众将其传承下去。对于比较大型的民俗活动,地方政府可以协助当地民众来办,但注意要把主动权交给民众,因为只有民众才是民俗的创造和传承者。”张昭表示,民俗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但好的民俗是不会消失的,符合民众文化心态的民俗,比如吃元宵,其精神特质就会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

张昭强调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必须上升到一个全民族的高度,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